庶人造句


1.韩信萧何的元戎宰相,三剑本出自一人,此人见能者则以剑授之,得天子者自然号令天下,得诸侯者则扶其主君,那得庶人剑的又有何责任?庶人剑,又为何而存?

2.《尚书·洪范》说周武王问政于箕子,箕子建议他除了“谋及卿士”、“谋及卜筮”外,还要“谋及庶人”。

3.“其庶人男女无室家者,并仰州县官人以礼聘娶,皆任其同类相求,不得抑取。

4.六曰强宗侵夺,凌侮贫弱者,伤庶人之业。

5.漆城多商贾,富庶人家的楼台亭榭、都城豪贵的离园别墅星罗棋布,把这片地方点缀的美不胜收。

6.李林甫死后遭杨国忠诬陷,时尚未下葬,被削去官爵,子孙流岭南,家产没官,改以小棺如庶人礼葬之。

7.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8.黄色原来属于庶人服色,在盛唐时期才开始在宫中流行。

9.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

10.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子 

11.春秋时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现于庶人婚姻,是基于消解原始对偶婚影响、巩固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的特定背景,有其进步意义。

12.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

13.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4.荀子借舟水之喻使“民本”观念广为流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15.为刑部侍郎时,奉命审查尹庶人。

16.从新出土的张家山汉简相关律文对“私属”的规定看,“私属”乃是指由国家法定的、介于奴婢和庶人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

17.徐阶刚峰哪,你一生刚直,对先帝都风雷直谏流芳史册,何况乡官!(唱)朝廷大法四海颁,王子庶人是一般,豺狼当道要驱散,尚方宝剑莫投闲。

18.奉圣旨,着刑部及都察院将原问李吉大理寺官好生勘问,随贬为庶人,发岭南安置。

19.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程颢 

20.行礼完毕,还要自扶犁耕地,做出样子,就算是玉帝亲耕了,然后,坐在观耕台上观“庶人终亩”。

21.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22.当陈恪背诵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时,他满意的睁开眼睛,能背到这里,就说明三郎今天用功了。

23.庶人孝,谨身节用,承顺颜色;天子孝,安国家,定社稷。

24.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25.明主在上,心昭於天,察知善恶,广及四海,不敢遗小国之臣,下及庶人,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众贤雨集,此所以劝善黜恶,陈之休咎。

26.羊庶人门户残破,废放空宫,门禁峻密,若绝天地,无缘得与奸人构乱。

27.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8.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29.那么我也只能继续流浪了吧,直到找到新的玩具……趁这里还没有毁坏掉,回到现实当中去吧,仅仅上过发条的庶人。

30.在这些人物身上,何尝能见到一星半点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见到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1.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 "庶人"造句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