諟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諟shì(ㄕˋ)
⒈ 〔諟正〕同“是正”,订正,如“諟諟文字。”
统一码
諟字UNICODE编码U+8ADF,10进制: 35551,UTF-32: 00008ADF,UTF-8: E8 AB 9F。
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义
諟dì(ㄉ一ˋ)
⒈ 古同“谛”,审谛。
英文
to examine; to consider; honest※ 諟的意思、基本解释,諟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諟【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正韻》上紙切,嗜上聲。《說文》理也。《廣雅》是也。《玉篇》審也,諦也。《廣韻》正也。與是通。《書·太甲》先王顧諟天之明命。《傳》諟,是也。《疏》諟與是,古今之字異,故變文爲是也。《書·姚察傳》硏覆古今,諟正文字。《註》諟卽是也。《集韻》或作提。
又《集韻》《正韻》丁計切,音帝。與諦同。或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諟【卷三】【言部】
理也。从言是聲。承旨切
说文解字注
(諟)理也。左傳。君與大夫不善是也。國語作王弗是。韋曰。是、理也。是者諟之假借字。韋注與許合。理猶今人言是正也。臣之行者王不能是正也。大學引大甲。顧諟天之明命。注。諟猶正也。某氏僞大甲傳。諟、是也。皆與許合。大學諟或爲題。从言。是聲。承旨切。按旨當作紙。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