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

饥民


拼音jī mín
注音ㄐㄧ ㄇㄧㄣˊ

词性名词
繁体饑民

词语解释

饥民jī mín

  1. 在饥荒中挨饿的人们。

    refugees of famine; starving masses;

引证解释

  1. 荒年无食之民。飢,通“饥”。

    《后汉书·袁术传》:“加天旱岁荒,士民冻馁, 江 淮 閒相食殆尽。时 舒仲应 为 术 沛 相, 术 以米十万斛与为军粮, 仲应 悉散以给飢民。”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关 内旱,飢民多卖子以接衣食。”

  2. 指挨饿的人。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七:“和城内费了种种的交涉,在十月初头,便有开城放出飢民的事。”
    荒年无食之民。 《东观汉记·邓禹传》:“今 长安 饥民,孰不延望?”
    《清史稿·食货志一》:“魏裔介 亦请饥民转徙,得入籍占田。”

国语辞典

饥民jī mín

  1. 因饥荒而缺乏食物的人民。

    如:「北非因长年干旱造成许多饥民饿死。」

网络解释

饥民

饥民,汉语词汇。

拼音:jī mín

释义:荒年无食之民。

分字解释


※ "饥民"的意思解释、饥民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饥民造句


  • 1.眼下洛阳已经成了废都,如果进去,满城的饥民,尔等救还是不救?

    2.四川长寿县不少打家劫舍的饥民被官府逮捕后,“自供不讳,且自愿入狱”,因为这样就可以“坐食囚粮”,而免去饥馁之苦了。

    3.那肥胖之人竟是徐县县令龚逊,他对鹰鼻之人非常恭敬:都指挥,今日有饥民请徐?N一起赴县衙要粮。

    4.你谋粮食是为饥民求活命,这是大仁大义的善行义举。

    5.又称当时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男女按礼分路而行,牛皮吹上了天。

    6.听说过,听说过,丁大侠麻城开仓赈饥民,贪知县城头服罪悬贼首,那佳话传遍了江湖,不过,火气是有点大啊,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7.一个瘦骨伶仃的女童,被养父几乎溺死在水盆中,然后被遗弃倒毙在饿殍遍野的沙漠里,胡狼、秃鹫甚至饥民围困住她,把她当做食物来争抢。

    8.上月饥民李大志在双涧集起事后,安徽北数府凤台,蒙城,宿州,怀远等地接连发生民变。

    9.曹文诏、杨嘉谟连破贼于陇安、静宁,贼奔水落城,平凉、庄浪饥民附之,势复炽。

    10.如此,富人又将所得田地的税赋,继续诡寄到剩下的民户当中,恶性循环,致令田园荒芜,生产凋敝,也难怪澄城县饥民活不下去,要聚众杀官。

    11.纵吸洋烟,人国变成鬼国,横加赋税,饥民指作乱民。

    12.只待春日一到,地气一暖,便要让这些饥民领了锄耙犁耜去开荒种地了。

    13.这年天大旱,丁令威逆命朝廷,开仓放粮,解救饥民,因获死罪。

    14.整个幽云是满目疮痍、流民遍野,到处尽是行乞街头、啼饥号寒、嗷嗷待哺的饥民。

    15.开国初始,赵国南部常有战乱,厢军协同禁军防守护城,招募之人多是灾荒饥民、配军罪犯,待得天下太平,厢军待遇更有提升,诸多贫农纷纷入伍。

    16.己巳,渊如蒲津;庚午,自临晋济渭,至永丰仓劳军,开仓赈饥民。

    17.以此看来,只须五六火铳胸甲骑兵游弋无定河,混天王千数饥民偏师必不敢继续北来。

    18.就在这两米宽、十米高的环形空间里,塞满了五颜六色的毒蛇,彼此挨挨挤挤地纠缠着,争相恐后地向上吐信,仿佛一群急不可耐的饥民,等待着从天而降的食物。

    19.外不能驱鞑虏,内不能修明政!我们对得起他们吗?直到再也看不到大队人马留下的烟尘,饥民们才慢慢的起了身。

    20.公集又有《哀流民操》,与序中所载诗皆一时之作,史称公到官倾囊橐以赈饥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今第取公诗读之,犹为流涕,况公当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