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子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fù rén rú zǐ妇人孺子 | 妇女孩子。 | 《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 |
zhuā niú bí zǐ抓牛鼻子 | 比喻抓工作能够抓根本、抓重点。 | |
qiān qiān jūn zǐ谦谦君子 | 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 《周易 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
míng liú jù zǐ名流巨子 | 著名人士与重要人物。 | 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凭着个人奋斗而出人头地,不是变成百万富翁,就是当上名流巨子。” |
shù zǐ chéng míng竖子成名 | 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 《晋书 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
tú zǐ tú sūn徒子徒孙 | 徒弟和再传的徒弟。比喻一脉相传的人(含贬意)。 | 《花月痕》第51回:“是夜心印沐浴更衣,召集徒子徒孙。” |
xiào zǐ xián sūn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元 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
bài jiā zǐ败家子 | 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 老舍《诗人》:“这些行动都是有失正统的,故每每呼诗人为怪人、为狂士、为败家子。” |
fēng qī yìn zǐ封妻荫子 | 封:帝王把官爵或称号赐给臣下;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封建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世袭官职和特权。现在也指因一人的权势地位而使老婆孩子都得好处的现象。 |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便是他封妻荫子,也讲不得《毛诗》,念不得《孟子》。” |
wū yī zǐ dì乌衣子弟 | 指出身贵族的年轻人。 |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水阁含春,便有那乌衣子弟伴红裙。” |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ú shuǐ君子之交淡如水 | 君子:古代指地位高、有道德的人;现在也称品行好的人为君子;交:交情。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
pèng dìng zǐ碰钉子 | 遭到拒绝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何况给别人说话,怎么好冒冒昧昧的去碰钉子?” |
jiàng mén hǔ zǐ将门虎子 | 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 三月夫《吴三贵·异象少年》:“将门虎子!这孩子面相极佳,将来说不定会是国之栋梁啊!” |
fù zǐ bīng父子兵 | 指上下亲如一家的军队 | 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
bā gān zǐ dǎ bù zháo八竿子打不着 | 比喻远得不沾边。 | 母国政《飘飞的大雪》:“现在有些人,千方百计地寻找在国外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友,想方设法要出去。” |
yú zǐ lù lù余子碌碌 | 余子:其他的人。指其他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 | 《后汉书·猿文苑传下·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
sān chǐ tóng zǐ三尺童子 | 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 《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
cūn fū sú zǐ村夫俗子 | 指粗野鄙俗的人。 | 清 李渔《风筝误 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 |
wǒ fù zǐ dài我负子戴 | 谓夫妻同安于贫贱。详“我黼子佩”。 | 汉·扬雄《琴清英》:“天下有道,我黼子佩;天下无道,我负子戴。” |
mìng gēn zǐ命根子 | 有生命或精力来源的东西。比喻最受人重视的晚辈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视的事物。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9章:“宝生在他们老公母俩心上,真像命根子,宝贝疙瘩。” |
qiān zhé bí zǐ zǒu牵着鼻子走 | 牛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比喻受人支配,盲目地听命于人。 |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九章:“不能打草惊蛇,不能让敌人牵住鼻子走,这是兵家最忌!” |
shì rén rú zǐ视人如子 | 见“视民如子”。 | 唐·张说《河西节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乡神道碑》:“其在军州,倾心下士,视人如子,无约而视附,不言而条理。” |
huá diān lǎo zǐ华颠老子 | 华:头发花白;颠:头颅。指头发花白的老头子。 | 曾朴《孽海花》第18回:“最难得的,仍是原班,不弱一个!不是绿鬓少年,都换了华颠老子了。” |
jiāng hú piàn zǐ江湖骗子 | 指闯荡江湖靠卖假药、算命等骗人谋生的人或招摇撞骗的人。 | 王仲方《<骗子列传>序》:“近几年来,发生了不少诈骗事件,出现了一些各式各样的骗子,其中有政治骗子、经济骗子、文化骗子和江湖骗子。” |
zǐ sūn hòu dài子孙后代 |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2章:“树活皮,人活脸,他金家的子孙后代都成了众人唾骂的对象!” |
dì zǐ hái ér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道我是犯夜的。”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 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 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你自不知,你不是个做官的,天生下这等道貌,是个神仙中人。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生天’,不要错过了。” |
bàn diào zǐ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
lǎo zǐ zhǎng sūn老子长孙 | 养育子孙,使其长大成人。 | 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人在战地,各自为家,养生送死,老子长孙,未尝有阙。” |
yì zǐ xī hái易子析骸 | 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 | 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易子析骸,厥祸亦巨。” |
gǒu zhuī hào zǐ狗追耗子 | 见“狗拿耗子”。 | 周立波《暴风雨》第一部九:“你狗追耗子,管啥闲事?” |
yǒu fēng zǐ yǔ友风子雨 | 指云。云以风为友,以雨为子。盖风与云并行,雨因云而生。 | 《荀子 赋》:“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 |
gōng zǐ wáng sūn公子王孙 | 指王公贵族子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
niè zhàng zhǒng zǐ孽障种子 | 旧时长辈责骂不肖子弟的话。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我老年不幸,把儿子、媳妇都亡化了,丢下这个孽障种子,还不曾娶得一个孙媳妇,今年已十八岁了。” |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fú女子无才便是福 | 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三卷:“昔人云:‘女子无才便是福。’然今之闺秀,比比是矣!” |
yī dǔ zǐ huài shuǐ一肚子坏水 | 指人心肠很坏。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
fēng liú cái zǐ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 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
fán fū sú zǐ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
fù zhài zǐ huán父债子还 | 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 祝兴义《此生此夜》:“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在娘胎就背上父辈罪恶的包袱。就算是‘父债子还’吧。” |
zǐ wéi fù yǐn子为父隐 | 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 | 《论语·子路》:“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 |
yǒu liǎng xià zǐ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欧阳山《三家巷》:“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 |
zǐ xiào fù cí子孝父慈 |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 《左传 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 |
xián rén jūn zǐ贤人君子 | 指有才有德的人。 | 唐·陈子昂《明必得贤科》:“凡贤人君子,未尝不思效用,但无其类获进,所以湮没于时。”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 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孙、曾孙、重孙。一个孩子领悟天道,整个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升天’,不要错过了。” |
huáng mián ǎo zǐ黄绵袄子 | 比喻冬天的太阳。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壬寅正月,雨雪连旬,忽尔开霁。闾里翁媪相呼贺曰:‘黄绵袄子出矣。’” |
tiān wáng lǎo zǐ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天王老子也挡不住改霞到生宝的草棚屋做媳妇去!” |
máo tóu xiǎo zi毛头小子 | 指年轻人。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想不到世事一变,这么个毛头小子倒把他像毛头小子一样指教了一番!” |
fù zǐ wú gé sù zhī chóu父子无隔宿之仇 | 宿:夜。父子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指仇怨容易消除。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 |
fù cí zǐ xiào父慈子孝 |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 《礼记 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
zǐ nǚ jīn bó子女金帛 | 子女:指年轻的男女奴婢。指人民和财物。也泛指财物、财产。 | 《宋史·岳飞传》:“金贼所爱,惟子女金帛,志已骄惰。” |
èr gān zǐ二杆子 | 指人的脾气莽撞、火爆。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章:“这些各村集中起来的‘二杆子’后生,在公社武装专干的带领下,在集市上没收农民的猪肉、粮食和一切当时禁卖的东西。” |
quē kǒu niè zǐ缺口镊子 | 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 宋苏轼《与陈季常书》之十二:“彼不相知者,视仆之饥饱,如观越人之肥瘠耳。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公识之。” |
yìn zǐ fēng qī荫子封妻 | 妻子得到封号,子孙获得世袭官爵。指建立功业,光耀门庭。 | 明 汤显祖《邯郸记 东巡》:“我暂把洛阳绕一遭,专等你捷音来报。那时节呵重叠的荫子封妻恩不小。” |
héng tiāo bí zi shù tiāo yǎn横挑鼻子竖挑眼 | 比喻百般挑剔。 |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倒好像他立下汗马功劳,得由我跪接跪送才对。” |
māo kū hào zǐ猫哭耗子 | 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5回:“本来你是个猫,他是个鼠,岂不是猫哭耗子了呢?” |
zǐ jì fù yè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使子继父业,弟承家祀,有何不可?” |
shī zǐ bó tù狮子搏兔 | 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 |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
duàn zǐ jué sūn断子绝孙 |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 元 柯丹邱《荆钗记 执柯》:“你再不娶亲,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 |
zǐ xià xuán chún子夏悬鹑 | 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 《荀子 大略》:“子夏家贫,衣若悬鹑。” |
hú zǐ lā chā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老舍《骆驼祥子》:“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 |
qī zǐ bā xù七子八婿 | 唐郭子仪有子八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见《旧唐书·郭子仪传》。后因以“七子八婿“形容子、婿众多。 | 《旧唐书·郭子仪传》载:唐郭子仪有子八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 |
zhī zǐ yú guī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hóu zǐ jiù yuè猴子救月 | 形容没事找事,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 | 《法苑珠林·愚赣篇·杂痴部》:“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 |
jiē liū zǐ街溜子 | 指游荡街衢、不务正业的奸滑之徒。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你看他在黄堡兴盛德字号当过伙计的那身街溜子气吧!” |
yǎng zǐ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 元·无名氏《认金梳》:“儿也,可不道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抬举的你成人长大,划的说这等言语那!” |
mù kōng yú zǐ目空余子 |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无人”。 | 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如果遇到对方有弱点,就更加盛气凌人,目空余子。” |
wù rén zǐ dì悮人子弟 | 悮: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 续范亭《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一封五千言书》:“你知道悮人子弟,男盗女娼,强迫人做汉奸,这是何等的罪恶!” |
yōng rú rén,bào zhì zǐ拥孺人,抱稚子 | ||
yǒu zǐ cún yān有子存焉 | 焉:表示陈述的语气词。有儿子在。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zǐ jiē tún quǎn子皆豚犬 | 豚:小猪。对人称自己儿子的谦词。 | 《吴历》:“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
zǐ sūn hòu bèi子孙后辈 |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 邓小平《搞建设要利用外资和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要落实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这也包括他们的子孙后辈。” |
gǒu tuǐ zǐ狗腿子 | 走狗,为恶势力效劳帮凶的人。 |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有些被杀的所谓狗腿子,十有八九是穷人。” |
zhēn mìng tiān zǐ真命天子 | 旧时所谓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先生二十五六年前,便识透宋朝的真命天子了。” |
shì jí wú jūn zǐ事急无君子 | 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 清 钱彩《说岳全传》:“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
lǎo zǐ pó suō老子婆娑 | 老子:自称;婆娑:放逸的样子。自夸胸怀旷逸的豪言壮语。 | 《晋书·陶侃传》:“将出府门,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
jūn zǐ sān jiè君子三戒 | 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 |
chì zǐ zhī xīn赤子之心 | 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dǎ zhǒng liǎn chōng pàng zī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章:“打肿脸充胖子,你还知道羞耻不?” |
shū rén jūn zǐ淑人君子 | 淑:温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贤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 《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人服务的人。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 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ér nǚ zǐ yǔ儿女子语 | 女人和海子的话。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 《宋史 宗泽传》:“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 |
jiā rén fù zǐ家人父子 | 家人:一家人。指一家人。 | 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耶?” |
zǐ chéng fù yè子承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利山和尚》:“僧问:不历僧只获法身,请师直指。师云:子承父业。” |
fèng chú lín zǐ凤雏麟子 | 比喻贵族子孙或称誉佳子弟。 | 唐·李咸用《轻薄怨》诗:“凤雏麟子皆至交,春风相逐垂杨桥。” |
shuǎ zuǐ pí zǐ耍嘴皮子 | 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 | 傅光明《从老舍之死看老舍的幽默与悲剧意识》:“他绝不是那种耍嘴皮子,卖弄搞笑那种作家。” |
mò zǐ qì sī墨子泣丝 | 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 | 《淮南子·说林训》:“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 |
nì chén zéi zǐ逆臣贼子 | 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 《晋书 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 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 |
ǎi zǐ guān cháng矮子观场 | 场:戏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全心即佛,全佛即人,直是饥人见饭;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何殊矮子观场。” |
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 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袁州南源道明禅师》:“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
làng zǐ zǎi xiàng浪子宰相 | 指北宋徽宗时宰相李邦彦。 | 《三朝北盟会编》:“邦彦尝自言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而都人亦呼季彦为浪子宰相。” |
sǐ yào miàn zǐ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 《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
hǔ shēng sān zì,bì yǒu yī biāo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 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 《癸辛杂识》:“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
yī gān zǐ tǒng dào dǐ一竿子捅到底 | 指一步到位。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9章:“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骂到了皇帝头上。” |
mǔ cí zǐ xiào母慈子孝 |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 《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zhī zǐ mò ruò fù知子莫若父 | 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 先秦 管仲《管子 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
jīng shǐ zǐ jí经史子集 | 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新唐书·艺文志》:“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