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乐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lè yú zhù rén乐于助人 | 很乐意帮助别人。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
xiān yōu hòu lè先忧后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ān tǔ lè yè安土乐业 | 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 汉扬雄《连珠》:“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 |
máng mù lè guān盲目乐观 | 盲:瞎,盲从。指不根据实际情况高兴得太早。 | 徐光耀《平原烈火》:“前一种是不看条件,盲目乐观。” |
qí lè róng róng其乐融融 | 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
lè chéng rén měi乐成人美 | 乐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 清·叶廷琯《吹网录·建康集足本》:“与余无一日之雅,乃慨然乐成人美。” |
lè jí āi lái乐极哀来 | 同“乐极则悲”。 | 晋·陶潜《闲情赋》:“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
jí shí xíng lè及时行乐 | 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 |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
qiǎo rán bù lè愀然不乐 | 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 《荀子 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
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xiān ào shì zhě hòu yōu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 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骄傲,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 汉·刘向《说苑·谈丛》:“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
lì zāi lè huò利灾乐祸 | 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 宋·文天祥《吊五木》诗序:“张提军隔岸,不发一矢,有利灾乐祸之心。” |
yào shān yào shuǐ乐山乐水 |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 《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
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 | 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纣:商纣。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遇到坏人以武相待。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48卷:“遇文王兴礼乐,遇桀纣呈干戈。” |
zhī mìng lè tiān知命乐天 | 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
xǐ jiàn lè wén喜见乐闻 | 闻:听。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 茅盾《夜读偶记》:“就其形式来说是群众性的(为人民大众所喜见乐闻的)。” |
zhù rén wéi lè助人为乐 | 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 | 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
zòng qíng huān lè纵情欢乐 | 纵:放纵,听任。放纵心情,寻欢作乐。 | |
yǔ mín tóng lè与民同乐 |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 《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
qiǎo rán wú lè愀然无乐 | 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 《荀子 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
jūn tiān guǎng yuè钧天广乐 | 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 汉 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 |
yuè ér wān wān zhào jiǔ zhōu,jī jiā huān lè jī jiā chóu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
kǔ lè bù jūn苦乐不均 | 均:平均。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形容待遇不相等。 | 《魏书·太武五王列传》:“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此之为弊久矣。” |
tān huān zhú lè贪欢逐乐 | 逐:追逐。无休止寻欢作乐。形容生活放荡腐化。 |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贪欢逐乐无时歇,打论摴蒲更不休。” |
kǔ lè zhī jìng苦乐之境 | 境:境地。痛苦与欢乐的境界。 | 北魏·温子升《定国寺碑》:“并驰于苦乐之境,皆入于生死之门。” |
hào shàn lè shī好善乐施 | 好:喜欢;善:亲善;乐:乐意;施:施舍;把财产给别人。指喜欢作善事;乐意施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二》:“闻徽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
hào shī lè shàn好施乐善 | 施:给予;乐:喜欢;善:好事。喜欢做善事和施舍,指乐于行善,喜欢施舍。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5卷:“再说施家,自从施济存日,好施乐善,囊中已空虚了。” |
zhī yú zhī lè知鱼之乐 | 乐:欢乐。比喻善于体会物情。 |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庄子曰:‘盆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xǐ nù āi lè喜怒哀乐 | 形容人感情上几种不同的表现。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lè huò bù quān乐祸不悛 | 乐:爱好;悛:悔改。好为祸患并坚持不改变。 | 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
lǐ huài yuè bēng礼坏乐崩 | 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 《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
lè shān ài shuǐ乐山爱水 | 爱好山水风光。 | |
lè ér bù yín乐而不淫 | 快乐而不放荡。 |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lè shàn bù juàn乐善不倦 | 乐于坚持做好事。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
lè lè táo táo乐乐醄醄 | 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 明·无名氏《浣花溪》第四折:“锡天厨美酒嘉肴,众位公卿乐乐醄醄。” |
qí lè bù qióng其乐不穷 | 穷:穷尽、尽头。指某一事物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亦作“其乐无穷”、“其乐无涯”。 | 晋·葛洪《抱朴子·畅玄》:“故玄之所在,其乐不穷” |
lè cǐ bù juàn乐此不倦 |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 《后汉书 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
lè shàn hào shī乐善好施 |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
lè xīn yàn jiù乐新厌旧 | 喜新厌旧。谓感情不专一。 | 唐·陆贽《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时俗常情,乐新厌旧,有始卒者,其唯圣人。” |
yí rán zì lè怡然自乐 |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 晋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gǔ yuè xuān tiān鼓乐喧天 | 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 《五代史平话 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
zhì zhě lè shuǐ,rén zhě lè shān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乐:爱好。智者爱好水,仁者爱好山。比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 |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lè huò xìng zāi乐祸幸灾 | 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
lè dào wàng jī乐道忘饥 | 谓醉心于圣道。 | 《晋书·乐志》:“与君周旋,乐道忘饥。我心虚静,我志沾濡。” |
lè ér wàng guī乐而忘归 | 乐:喜悦。非常快乐,竟忘记返回。形容非常留恋。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西巡狩,乐而忘归。” |
jūn tiān zhī yuè钧天之乐 | 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 《异闻录·韦安道》:“行百许步,复有大殿,上陈广筵重乐,罗列樽俎,九奏万舞,若钧天之乐。” |
yāng yāng bù lè鞅鞅不乐 | 因不满意而很不快乐。鞅,通“怏”。 | 宋·洪迈《夷坚丁志·武真人》:“武真人,名元照,会稽萧山民女也……年稍长,议以妻邑之富人,既受币,照鞅鞅不乐。” |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
lǐ huài yuè quē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梁书·徐勉传》:“礼坏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准。” |
lè jí shēng āi乐极生哀 | 同“乐极则悲”。 | 宋·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中年后,向歌阑易感,乐极生哀。” |
lè bù kě jí乐不可极 | 享乐不可过分。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
lè jí zé bēi乐极则悲 | 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
lè jí āi shēng乐极哀生 | 乐:快乐。欢乐过度就会招致悲哀的事情。 | 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极哀生,古来常事。” |
lè jí bēi shēng乐极悲生 |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 《史记 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
lè jí bēi lái乐极悲来 | 同“乐极则悲”。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三:“夫有死必有生,有生必形亏。亏盈盛衰,物之常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极悲来,物盛则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数也。” |
jìng yè yào qún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
qí lè wú qióng其乐无穷 | 乐;乐趣;穷:尽头。指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 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 君子饮酒吟》第16卷:“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闬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
lè bù kě yán乐不可言 | 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大招》:“魂兮归徕!乐不可言只。” |
lè jí shēng bēi乐极生悲 | 极:到极点。欢乐到极点就会生出悲伤之事。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
xīn yì zé lè心亿则乐 | 亿:安。心中安适就会快乐。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心亿则乐,窕则不咸。” |
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 shì,xiān lè shì zhě hòu yōu shì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 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享乐,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
lè dào ān pín乐道安贫 | 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 《晋书·儒林传论》:“……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方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也。” |
cháng lè wèi yāng长乐未央 | 未央:未尽。长久欢乐,永不结束。 | 《金石索·汉长乐宫瓦》:“‘长乐未央’,此长东宫瓦。” |
lè zài qí zhōng乐在其中 | 乐:快乐;乐趣。在做事情中能得到乐趣。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fù qiáng kāng lè富强康乐 | 康乐:安乐。国家富庶强大,人民康宁安乐。 | 罗广斌《红岩》第22章:“人家有无穷的力量,足以解放全国人民,给全国人民以富强康乐的希望。” |
pān wén lè zhǐ潘文乐旨 | 《晋书·乐广传》:“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将让尹,请潘岳为表。岳曰:‘当得君意。’广乃作二百句语,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后因以“潘文乐旨”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 《晋书·乐广传》:“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将让尹,请潘岳为表。岳曰:‘当得君意。’广乃作二百句语,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 |
xǐ wén lè jiàn喜闻乐见 | 闻:听。喜欢听;乐意看。形容适合人们兴趣;很受欢迎。 | 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
lè dào yí róng乐道遗荣 | 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 唐·刘知畿《史通·品藻》:“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 |
lè yǐ wàng yōu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
ān jiā lè yè安家乐业 |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从事其职业。 |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薄收赋税,毋殚民财,使天下梨元咸安家乐业。” |
ān xīn lè yè安心乐业 | 指心绪安定,生活愉快。 | 《红楼梦》第六八回:“那二姐得了这个所在,以见园里姐妹个个相好,倒也安心乐业的,自为得所。” |
ān shēng lè yè安生乐业 | 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汉书 严助传》:“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使之无穷。” |
lè yè ān jū乐业安居 | 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见如今四海无虞,八方黎庶皆丰富,乐业安居。” |
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lè chāng zhī jìng乐昌之镜 | 见“乐昌分镜”。 | 《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一旦事迹彰闻,思情间阻,则乐昌之镜,或恐从此而遂分。” |
zì dé qí lè自得其乐 | 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 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
chī hē wán lè吃喝玩乐 | 谓过恣意享乐的生活。 | 魏巍《路标》:“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 |
lè tuì ān pín乐退安贫 | 谓乐于逊退,安于贫穷。 | 唐·司空图《漫书》诗:“乐退安贫知是分,成家报国亦何惭。” |
shǎng xīn lè shì赏心乐事 | 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lè ér wàng sǐ乐而忘死 | 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 |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遂居深山之间,积土为室,编蓬为户,弹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风,亦可以乐而忘死矣。” |
jīn jīn lè dào津津乐道 | 津津:兴趣浓厚。乐道:乐于谈论。形容很有味地谈论感兴趣的事。 | 清 钱学纶《语新》下卷:“风流贤宰,疾恶怜才,俱假文字为劝惩,邑人士咸津津乐道之。” |
suí yuán lè zhù随缘乐助 | 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九回:“这都是随缘乐助,本不能强人的,或多或少,却是未定,总求大人这里踊跃些便是。” |
lè tiān ān mìng乐天安命 | 见“乐天知命” | 巴金《春》:“连她这个乐天安命的年轻姑娘现在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倒是觉新料想不到的。” |
lè shì quàn gōng乐事劝功 | 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 |
ān shēn wéi lè安身为乐 | 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
yī rén xiàng yú,mǎn zuò bù lè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 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 汉 刘向《说苑 贵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
lè bù jí pán乐不极盘 | 盘:乐。指享乐不能过分。 | 东汉 班固《东都赋》:“乐不极盘,杀不尽物。” |
lè jiē kǔ duō乐嗟苦咄 | 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 | 《鹖冠子·博选》:“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
lè chāng pò jìng乐昌破镜 | 见“乐昌分镜”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妾有乐昌破镜之忧,汝兄被缧绁缠身之苦,为虏所惊。” |
lè chāng fēn jìng乐昌分镜 | 比喻夫妻分离。 | 元 孙季昌《端正好 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受寂寞似越娘背灯,恨离别如乐昌分镜。” |
lè jí zé yōu乐极则忧 | 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
háo shàng zhī lè濠上之乐 | 指悠闲舒适的情趣。 |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zhuī huān qǔ lè追欢取乐 | 犹言寻欢作乐。 | 《宣和逸事》前集:“何况徽宗是个风流快活的官家,目见帝都景致,怎不追欢取乐。” |
yī guān lǐ yuè衣冠礼乐 | 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 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
jí lè shì jiè极乐世界 | 佛教指阿弥陀佛成道时所居住的乐土;是一块可以摆脱人间一切烦恼的净土。后泛指无忧无虑、快乐如意的理想境界。 | 《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
hū hū bù lè忽忽不乐 | 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 | 《史记 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勿勿不乐。” |
yú fēi zhī lè于飞之乐 | 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 |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翩翩其羽。” |
kǔ zhōng zuò lè苦中作乐 |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 宋 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
hé lè ér bù wéi何乐而不为 | 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此地河道,为患已久,居民被害已深,闻贵人修治河道,虽士商人等,亦必乐于从事;况又发给工钱饭食,那些小民,何乐不为?” |
ān lè wō安乐窝 |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 宋 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
yì yì bù lè悒悒不乐 | 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心里郁闷,感到不快。 | 汉 班固《汉武帝内传》:“庸主对坐,悒悒不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