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自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自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jū gōng zì ào居功自傲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jǔ zhǐ zì ruò举止自若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bù zhī zì liàng不知自量形容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duǎn yuán zì yú短垣自逾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国语·吴语》:“今君掩王东海,以淫名闻于天下,君有短垣而自逾之。”
zhǎng bié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哑子:哑巴;黄柏:黄檗,味苦。哑子尝到黄柏的苦味,知苦说不出。比喻有苦难言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zì yí yī qī自贻伊戚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jié shēn zì hào洁身自好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fā fèn zì xióng发愤自雄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愿吾弟发愤自雄,勿蹈乃兄故辙也。”
qiān bēi zì mù谦卑自牧谦卑:谦虚;牧:养。谦虚谨慎,修身养性。《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yǐ xué zì fēng蚁穴自封比喻以区区之地方自主独立。清 照槤《啸亭杂录 缅甸归诚本末》:“且明置缅甸宣慰司,表内未称宣旧衔;又有蚁穴自封,夜郎天外之言。”
bù néng zì yǐ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唐 卢照邻《寄裴舍人书》:“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zì zuò mén hù自作门户指自己创立派别或结成宗派。同“自立门户”。《旧唐书 韦云起传》:“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而自作门户,更相剡荐,附下罔上,共为朋党。”
zì yá ér fǎn自崖而反崖:崖岸;反:通“返”,回。旧时送行辞。《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
zì bèi zī fǔ自备资斧资斧:旅费、盘缠。指自己准备旅费。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zhí dǎng zì sī植党自私见“植党营私”。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借多陵寡,植党自私,于是战斗以兴。”
hào zì jīn kuā好自矜夸矜:自以为贤能。骄傲自满,喜欢夸耀自己。《周书·宣帝纪》:“好自矜夸,饰非拒谏。”
yǎng yōng zì huàn养痈自患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5回:“不意姜尚作难肆横,竟克朕之四关也。今不早治,是养痈自患也。”
lín wēi zì xǐng临危自省省:醒悟。临到危难时能够自己觉醒。明·无名氏《云台山》第二折:“我与你指迷途,临危自省,我教你得平安,福禄如增。”
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宋 辛弃疾《一剪梅 独立苍茫醉不归》词:“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wāng yáng zì zì汪洋自恣比喻人的气度或气势宏大。明·袁中道《李温陵传》:“且夫今之言汪洋自恣,莫如《庄子》,然未有因读《庄子》而汪洋自恣者也,即汪洋自恣之人,又未必读《庄子》也。”
zhǐ bàng mò ruò zì xiū止谤莫若自修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身。《新唐书·魏谟传》:“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
chāo rán zì yǐn超然自引谓超脱世事,自动引退。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zì mìng qīng gāo自命清高自以为清高(命:认为;以为)。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zì yè zì dé自业自得业:造作;得:获得,取得。佛家语,指自作自受。《正法念经》:“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zì shuō zì huà自说自话独自决定,自己说了算。自言自语。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陈世龙心满意足,‘自说自话’地放下诺言:‘我五天以后来接你。’”
tián rán zì dé恬然自得恬然:安静舒适的样子;自得:自觉得意。形容心情安静、舒适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野老清淡,恬然自得。”
xiāo yáo zì zài消遥自在指逍遥自得。明谢谠《四喜记 亲忆琼英》:“你看那人踏雪寻梅,那人寒江独钓,何等消遥自在。”
zì chuī zì léi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zuì yù zì shòu衒玉自售《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后因以“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明·徐复祚《投梭记·拒奸》:“王敦篡立,神人共愤,卑人岂无包胥之志,乃朝廷未尝见知,终难衒玉自售。”
shù shǒu zì bì束手自毙谓捆住双手,自取灭亡。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但使兵连不解,馈运不休,古犹忌之,粌今日兵无可连,馈无可运,徒束手自毙何益。”
gè zì wéi zhèng各自为政指各自在职权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yōu yóu zì dé悠游自得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唐 房玄龄等《晋书 苻坚载记 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máng rán zì shī芒然自失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战国·宋·庄周《庄子·说剑》:“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
qíng bù zì shèng情不自胜胜:承受。无法忍受自己的感情。南朝·宋·宋明帝《罪始王休仁诏》:“官寻悲痛,情不自胜。”
lín wēi zì huǐ临危自悔悔:懊悔。遇到危难时自己懊悔。形容意志不坚定。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您今日遭陷擒缚,方才是临危自悔。”
zì shǐ zì zhōng自始自终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yōu yóu zì zài悠游自在见“悠游自得”。鲁迅《书信集·致唐诃》:“我大约并没有先生们所豫想的悠游自在,所以复信的迟延,是往往不免的。”
gū fāng zì shǎng孤芳自赏孤:单独;唯独;孤芳:单独的一支香花。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宋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zì xī yǔ máo自惜羽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
yǐn láng zì wèi引狼自卫犹言引虎自卫。王树楠《武汉战纪》:“命下之日,太后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论谏,且有引狼自卫之喻。”
tán xiào zì ruò谈笑自若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自若:跟平常一样。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甘宁传》:“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rán kāng zì zhào燃糠自照比喻勤奋好学。《南史·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节读书,或燃糠自照。”
yìng fù zì rú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毫不费力。邹韬奋《经历 英文的学习》:“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解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bù zì mǎn jiǎ不自满假不自满,不自大。《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
gāo zì biāo zhì高自标置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晋书 刘惔传》:“温曰:‘第一复谁?’曰:‘故在我辈。’其高自标置如此。”
shēn zì dǐ lì深自砥砺砥砺:磨刀石,磨练。自己刻苦地磨练。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文帝从之,深自砥砺。”
zì shǐ zhì zhōng自始至终从开始到末了。也指一贯。《宋书 谢灵运传》:“以晋氏一代,自始至终,竟无一家之史,令灵运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
áo xiáng zì dé遨翔自得自由自在的样子。
tài rán zì dé泰然自得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
zhān zhān zì hǎo沾沾自好犹言沾沾自喜。明·袁宗道《读〈孟子〉》:“好善与强知虑多闻识正相违,强知多闻必沾沾自好。”
zì wǒ táo zuì自我陶醉形容不适当地自我欣赏。陶醉:沉醉在某种境界或情绪中。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侠(渐渐激昂起来,显出自我陶醉的神气)‘我侠累,手有搏虎之力,比姜太公还要足智多谋,谁个能够把我怎样?’”
xiāo yáo zì dé逍遥自得无拘无束,安闲自得。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shēng gāo zì xià升高自下升:上升,提高。比喻事情循序进行由浅入深。《尚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zì qǔ jiù lì自取咎戾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zì fù yíng kuī自负盈亏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
rén zì wéi zhàn人自为战为战:作战。人人能独立地战斗。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zhān zhān zì hái沾沾自衒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宋·陆游《南唐书·钟谟传》:“天资皆浮躁,沾沾自衒。”
jīn gōng zì fá矜功自伐以为功高而自我夸耀《晋书 陆机传》:“冏既矜功自伐,受爵不让,机恶之,作《豪士赋》以刺焉。”
zì zuò niè,bù kě huó自作孽,不可活孽:罪恶,灾祸。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gū gāo zì xǔ孤高自许孤:孤僻。指孤僻清高,自命不凡。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
gù bù zì fēng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只是陈陈相因,固步自封,丝毫没有改革求进步的意思。”
lěng nuǎn zì zhī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唐 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gù bù zì fēng故步自封故:过时的;旧:故步。原来的步伐;老步子;封:限制;自封: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指自己停滞在老路上。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或革新。清 梁启超《爱国论》:“妇人缠足十载,解其缚而犹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见多怪。”
bēi bù zì shèng悲不自胜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jiān lín zì dào监临自盗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主自盗”。曾慥《类说》卷二引《名臣传 杜衍》:“衍在中书,权幸欲去之,以舜钦监进奏院市故纸监临自盗除名,以撼动衍,衍亦以此求退。”
bēi yǐ zì mù卑以自牧指以谦卑自守。语出《易 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jí rén zì yǒu tiān xiàng吉人自有天相相:帮助,保佑。谓天佑善人。同“吉人天相”。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遐叔正在帅府门首叹气,傍边忽转过一个道士问道:‘君子何叹?’”清 李渔《意中缘 拒妁》:“吉人自有天相,小姐请自宽心。”
tuì shí zì gōng退食自公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bì zhǒu zì zhēn敝帚自珍敝:破的;坏了;珍:爱惜。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东西虽差;自己却非常珍惜。宋 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bù gǎn zì zhuān不敢自专自专:擅自专断。不敢自作主张,独自行事。有自谦的意思。唐 韩愈《褅夾议》:“凡在拟议,不敢自专。
zì xún sǐ lù自寻死路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话说杨志当时在黄泥冈上,被取了生辰纲去,如何回转去见得梁中书,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
dēng tái bù zì zhào灯台不自照照:光线射到。比喻人难明自己的短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方信道人心未易知,灯台不自照。”
chàng rán zì shī怅然自失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神志迷乱,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自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
tīng qí zì rán听其自然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形容放任自流。也指尊重客观规律。听:听凭。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chéng rén bù zì zài,zì zài bù chéng rén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九卷:“谚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虽浅,然实切至之论,千万勉之。”
yǒng yú zì zé勇于自责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yōng bīng zì gù拥兵自固拥有掌握军队的权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唐·李延寿《北史·齐本纪上》:“书至,无点,景不至。又闻神武疾,遂拥兵自固。”
máo suì zì jiàn毛遂自荐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wéi fǎ zì bì为法自弊作定自弊。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rén rén zì wēi人人自危每一个人都感到随时有危险出现而恐惧不安。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zhǎng tā rén wēi fēng,miè zì jǐ zhì qì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鲁迅《同意和解释》:“这原是国货,何苦违背民族主义,引用外国的学说和事实——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呢?”
zì lì lì tā自利利他自利: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佛遗教经·众生得度》:“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wǎn nǔ zì shè挽弩自射弩:强弓。拉弓自射。比喻自己做事害自己。《晋书·崔洪传》:“我举鹆丞而还奏我,是挽弩自射也。”
rèn qí zì rán任其自然任:听凭;不管。指对人、对事听凭他(它)自由发展;不加约束或引导。宋 周密《齐东野语 小儿疮痘》:“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其自然耳。”
zhǎng tā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jiāo ào zì mǎn骄傲自满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第八卷:“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gāng bì zì yòng刚愎自用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cóng róng zì rú从容自如不慌不忙,得心应手。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
zì chū xīn yì自出新意出自自己心意。指与众不同的个人见解、旨趣。明·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孟东野阴祖沈、谢,而流于蹇涩。卢仝则又自出新意,而涉于怪诡。”
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huì zhí船到桥门自会直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茅盾《赛会》:“算了罢!船到桥门自会直!忘八才去赶他妈妈的夜市!”
zì méi zì xuàn自媒自衒自我介绍,自我夸耀。《梁书 萧昱传》:“夫自媒自衒,诚哉可鄙;自誉自伐,实在可羞。”
qī rén zì qī欺人自欺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cuō tuó zì wù蹉跎自误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长兄年力鼎盛,万不可蹉跎自误 。”
yùn yòng zì rú运用自如自如:活动不受阻碍。形容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清 梁启超《开明专政论》第五章:“列国并立时代,幅员稍狭,故得厉行专政,而运用自如。”
chāo rán zì dé超然自得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yuān yuán yǒu zì lái渊源有自来有根据,有来源。宋 陆游《读宛陵先生诗》诗:“锻炼无遗力,渊源有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