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直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hí méi lèng yǎn直眉睖眼 | 见“直眉楞眼”。 |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那个直眉睖眼的小子是他们的炮手呵!” |
zhōng tōng wài zhí中通外直 | 莲的茎中心有孔可通上下,其外正直,不弯不曲。比喻人的心胸宽广,行为端正。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yǒng měng zhí qián勇猛直前 | 勇猛地一直往前。 | 宋·朱熹《答刘智夫书》:“若勇猛直前,便以头目脑髓布施,亦无不可也。” |
chǐ wǎng xún zhí尺枉寻直 | 枉:弯曲;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
gōng píng zhèng zhí公平正直 |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
zhí dào ér xíng直道而行 | 比喻办事公正。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
zhí kǒu wú yán直口无言 | 犹言哑口无言。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众人被他骂的直口无言。” |
dà zhí ruò qū,dà qiǎo ruò zhu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 直:正直;屈:理亏;巧:灵巧;拙:笨拙。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很灵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dǐ píng shéng zhí砥平绳直 | 砥:磨刀石;绳:墨线。像磨刀石一样平,像墨线一样绷直。形容十分平直。 | 汉·蔡邕《隶势》:“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 |
cháng qū zhí rù长驱直入 | 驱:快跑;长驱: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直入:不停顿地一直向前。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地进军。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7回:“自此,卢俊义等无后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 |
è zhí chǒu zhèng恶直丑正 | 嫉害正直的人。 | 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迁徐州刺吏,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
péng lài má zhí蓬赖麻直 |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 《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gān tóu zhí shàng竿头直上 | 比喻进步很快。 | |
shì hé yán zhí事核言直 | 事情确实,文辞直捷。语出《汉书 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 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
zhí chōng héng zhuàng直冲横撞 | 任意乱冲乱撞,毫无顾忌。 | 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作文皆从外面攻进里去,我为文章只就里面攻打出来,直冲横撞,就他城池,食他粮草,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 |
zhí mù bì fá直木必伐 | 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 《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zhí pǔ wú huá直朴无华 | 华:文采。质朴而没有文采。 | 罗悴悬《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曰直朴无华,遂称复古也。” |
yán xìn háng zhí言信行直 | 指言语信实,行为正直。 | |
lǐ zhèng cí zhí理正词直 | 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 宋·楼钥《答綦君更生论文书》:“心平气和,理正词直,然后为文之体,可以追配古作。” |
fēn wén bù zhí分文不直 | 直:同“值”。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八:“有人赞叹此事,如虎带角;有人轻毁此事,一文不值,一等是恁么事,因什么毁赞不是。” |
bù zhí yī qián不直一钱 | 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 |
xīn zhí kǒu kuài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
zhèng zhí wú sī正直无私 |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
shì fēi qū zhí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汉 王充《论衡 说日篇》:“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
dǎng yán zhí shēng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
chuán dào qiáo tóu zì huì zhí船到桥头自会直 | 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 程树榛《钢铁巨人》:“俗语说,船到桥头自会直,那就到哪会说哪会话吧!” |
zhí shū xiōng yì直抒胸臆 | 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负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
lǐ zhí qì zhuàng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
niǔ qū zuò zhí扭曲作直 | 比喻是非颠倒。 |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兄弟,您哥哥平日不曾扭曲作直,所以不走不逃。” |
qīng yún zhí shàng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
dà zhí ruò qū大直若诎 | 见“大直若屈”。 | 《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诎,大辩若讷。” |
jǔ zhí cuò wǎng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 |
zhí méi nù mù直眉怒目 | 形容发怒的样子。 |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七:“孔二老婆并不上他的当,直眉怒目骂他。”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 | 同“直言极谏”。 | 《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
zhí mù xiān fá直木先伐 |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 《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píng pù zhí xù平铺直序 | 铺:铺陈。序:叙述。形容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也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淡乏味,重点不突出。亦作“平铺直叙”。 | 清·钱谦益《读苏长公文》:“吾读子瞻《司马温公行状》之类,平铺直序,以为古今未有此体。” |
jí zhuǎn zhí xià急转直下 | 急:突然;转:转变。形容形势、情况等。突然转变;并且立刻顺势发展下去。 | 茅盾《子夜》十七:“伯韬!时局到底怎样,各人各有看法!也许会急转直下。” |
zhí ér bù tǐng直而不挺 | 指做事按正直之道而行,但能有变通。 | 东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夫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讪。” |
píng pū zhí xù平铺直叙 | 平:没有起伏;铺:铺陈;直:没有曲折;叙:叙述。形容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了当地叙述。也指说话;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 | 明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具品 狐裘》:“记孟尝君事,平铺直叙,祥略稍未得法。” |
mù zhí zhòng shéng木直中绳 | 中:符合、合乎;绳: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 | 战国·赵·荀况《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qīng lián zhèng zhí清廉正直 |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 《韩非子 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
shī zhí wéi zhuàng师直为壮 | 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 |
fàn yán zhí jiàn犯言直谏 |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zòng qǔ wǎng zhí纵曲枉直 | 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形容不主持正义。 | 《抱朴子·内篇·微旨》:“纵曲枉直,废公为私,刑加无辜。” |
kǒu kuài xīn zhí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
bǐng bǐ zhí shū秉笔直书 |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
zhí yán dǎng yì直言谠议 | 谠:正直。指正直的言论。 |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每侍臣赐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谠议,尽得上达。” |
héng chōng zhí chuǎng横冲直闯 | 见“横冲直撞”。 | 沙汀《困兽记》三:“他有一种脾气,凡事只需听凭感情横冲直闯一阵……丝毫不管他所说的做的是不妥当。” |
zhí pǔ wú huá直扑无华 | 质朴无文采。 | 罗惇曧《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日直扑无华,遂称复古也。” |
fú yáo zhí shàng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zhí yán zhèng sè直言正色 |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 《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
bǐ bǐ zhí zhí笔笔直直 | 非常直,没有曲折、弯弧或棱角。 | 朱自清《巴黎》:“夹道两行树,笔直笔直地向凯旋门奔凑上去。” |
zhí yán wēi xíng直言危行 | 危:高耸的样子,引申为端正,正直。正直的言论和行为。 | 唐·白居易《使百职修皇纲振》:“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 |
zhōng guǒ zhèng zhí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 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
zhí jié liǎo dàng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
fàn yán zhí jiàn犯颜直谏 |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zhí yán jí jiàn直言极谏 |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 汉·晁错《举贤良对策》:“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无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 |
zhí rèn bù huì直认不讳 | 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 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马子畦一犯即现获之黄福诡名,亦经质讯明确,直认不讳。” |
cōng míng zhèng zhí聪明正直 |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 《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
zhèng yán zhí jiàn正言直谏 | 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 三国 魏 桓范《谏争》:“今正言直谏,则近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
yǐ zhí bào yuàn以直报怨 | 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zhí yán bù huì直言不讳 | 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 《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
dān dāo zhí rù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
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横冲直撞 | 横的冲过去;直的撞过来。形容毫无顾忌地乱冲乱撞或蛮不讲礼。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黑旋风李逵和鲍旭引着两个牌手,在城里横冲直撞,追杀南兵。” |
dǒng hú zhí bǐ董狐直笔 |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
jìng xíng zhí suí径行直遂 | 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语本《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语出《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yī qián bù zhí一钱不直 | 指毫无价值 | 金·元好问《晨起》诗:“多病所须惟药物,一钱不直是儒冠。” |
zhí jiē le dāng直接了当 | 同“直截了当”。 | 聂绀弩《关于知识分子》:“因为反正无法挽救,倒不如各人知趣,早点‘卖身投靠’的直接了当。” |
zhí liàng duō wén直谅多闻 | 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
bù zhí yī wén不直一文 | 见“不直一钱”。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
xiǎo wǎng dà zhí小枉大直 | 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 战国·楚·尸佼《尸子》下卷:“孔子曰:‘绌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为也。” |
hào yú wù zhí好谀恶直 | 谀:奉承,谄媚;恶:厌恶。喜欢阿谀逢迎,厌恶直言劝谏。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8回:“日事淫乐,好谀恶直,政事不修,群臣解体。” |
lì zhí jìn jiǎn例直禁简 | 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 《晋书 杜预传》:“例直易见,禁简允犯。” |
jǔ zhí cuò wǎng举直措枉 |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
zhèng fǎ zhí dù正法直度 | 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僇必信,民畏而惧。” |
gǔ zhī yí zhí古之遗直 | 遗直:指人很耿直,有古人的遗风。指能够体现古人遗风的人。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丰减。” |
héng xíng zhí zhuàng横行直撞 | 任意奔走,毫无顾忌。 |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当先顾全武一骑马,一把刀,横行直撞,逢人便杀。” |
zhí qíng jìng xíng直情径行 | 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zuǐ zhí xīn kuài嘴直心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 |
zhí nèi fāng wài直内方外 | 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 《周易 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
náo zhí wéi qū挠直为曲 | 将直的拗成弯的。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 | 汉荀悦《汉纪 成帝纪二》:“挠直为曲,斫方为圆;秽素丝之洁,推亮直之心。” |
zhí yán jìn yì直言尽意 | 直爽地说出全部的意思 |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直言尽意,无有所讳。” |
xīn zhí zuǐ kuài心直嘴快 | 见“心直口快”。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袭人在旁‘嗤’的一笑,说道:‘云姑娘,你如今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
zhí dào shǒu jié直道守节 | 节:节操。处事公正,遵守节操。 | |
jǔ zhí cuò wǎng举直厝枉 | 举:选拔;直:笔直,正直的人;枉:弯曲,邪恶的人。选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
yǐ zhí bào yuàn以直抱怨 | 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 |
zhí lái zhí qù直来直去 | 指来去途中不绕道、不停留,或指说话、做事不绕弯子。 | 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我说作品的思想性,不是叫人看了那么直来直去,一览无余。” |
zhí rù yún xiāo直入云霄 | 云霄:指天空。直冲云天。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声缥缈,直入云霄。” |
zhí shū jǐ jiàn直抒己见 | 直:直爽;抒:抒发;表达。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 清 方苞《与李刚主书》:“倘鉴愚诚,取平生所述訾謷朱子之语,一切稚芟,而直抒己见,以共明孔子之道。” |
xīn dì zhèng zhí心地正直 | 指为人正直,不存邪念。 | |
kǒu zhí xīn kuài口直心快 | 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 | 巴金《家》:“倒是觉慧口直心快,他终于说了出来。” |
wǎng qǔ zhí còu枉曲直凑 | 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 |
zhí dǎo huáng lóng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wǎng chǐ zhí xún枉尺直寻 | 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为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
niǔ zhí zuò qū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
dà zhí ruò qū大直若屈 | 亦作“大直若诎”。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 《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
zhèng dào zhí xíng正道直行 | 按照正道行事。 | |
fèn qǐ zhí zhuī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
yǒng wǎng zhí qián勇往直前 |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
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rán zhí船到桥门自然直 | 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黄二官,不要这样想,‘船到桥门自然直’,我们慢慢的总会有法子好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