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直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wǎng qǔ zhí còu枉曲直凑 | 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 |
zhí yán wú yǐn直言无隐 | 直言无讳。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臣不忍坐视君国之危亡,故敢直言无隐。”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年兄宜直言无隐,某亦有肺腑相通。” |
zhí yán qǔ huò直言取祸 |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 《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jǔ wǎng cuò zhí举枉措直 |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zhí méi dèng yǎn直眉瞪眼 | 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连司棋也都气了个直眉瞪眼。” |
jí qǐ zhí zhuī急起直追 | 立即振作起来;迅速追赶上去。 |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5回:“急起直追,犹虞不及。” |
zhí dào shì rén直道事人 | 事:侍奉,服侍。正直无私地对待别人。 | 《隋书·冯慈明传》:“慈明直道事人,有死而已。不义之言,非所敢对。” |
zhí rù yún xiāo直入云霄 | 云霄:指天空。直冲云天。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声缥缈,直入云霄。” |
cháng qū zhí rù长驱直入 | 驱:快跑;长驱: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直入:不停顿地一直向前。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地进军。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7回:“自此,卢俊义等无后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 |
héng xíng zhí zǒu横行直走 | 见“横行直撞”。 | 清·陈天华《警世钟》:“当初金鞑子、元鞑子,在中国横行直走,没有一个敢挡住他。” |
zhí pǔ wú huá直朴无华 | 华:文采。质朴而没有文采。 | 罗悴悬《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曰直朴无华,遂称复古也。” |
zhèng sè zhí yán正色直言 | 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 《晋书·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 |
zhàng qì zhí shū仗气直书 | 仗:依靠,凭借。指坚持正义,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 | 《陈书·后主纪》:“其有负能仗气,摈压当时,……亦宜去此幽谷,翔兹天路。” |
zhí yán qiē jiàn直言切谏 | 同“直言极谏”。 | 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 |
mù zhí zhòng shéng木直中绳 | 中:符合、合乎;绳: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 | 战国·赵·荀况《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jié yǐ wéi zhí讦以为直 | 讦:攻击别人短处;直:直率。揭发别人的隐私自认为坦率。形容人品奸诈虚伪。 |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
zhí rèn bù huì直认不讳 | 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 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马子畦一犯即现获之黄福诡名,亦经质讯明确,直认不讳。” |
zhí yán gǔ gěng直言骨鲠 | 直言:正直的言论;骨鲠:鱼骨卡在喉咙里。直话如不说出来,就像鱼骨卡在喉咙里般难受。比喻为人耿直,敢于直言,气节刚正。 | 唐·韩愈《争臣论》:“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谮赏从谏如流之美。” |
zhí chōng héng zhuàng直冲横撞 | 任意乱冲乱撞,毫无顾忌。 | 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作文皆从外面攻进里去,我为文章只就里面攻打出来,直冲横撞,就他城池,食他粮草,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 |
zhèng zhí wú xié正直无邪 | 公正而无私心。 | 汉顺帝《会葬宋汉策》:“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 |
zhí yán bù huì直言不讳 | 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 《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
yī wǎng zhí qián一往直前 | 见“一往无前”。 | 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
shì hé yán zhí事核言直 | 事情确实,文辞直捷。语出《汉书 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 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
zhí kǒu wú yán直口无言 | 犹言哑口无言。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众人被他骂的直口无言。” |
cōng míng zhèng zhí聪明正直 |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 《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
qiáng zhí zì suí强直自遂 | 谓刚正而自行其意,不为人所动摇。 | 《东观汉记·朱晖传》:“晖好节概,有所拔用,皆厉行之士,表善黜恶,抑强绝邪,岁常丰熟,吏民畏而爱之,为之歌曰:‘强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威,民怀其惠。’” |
bù zhí yī qián不直一钱 | 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 |
lì zhí jìn jiǎn例直禁简 | 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 《晋书 杜预传》:“例直易见,禁简允犯。” |
gāng zhí bù ē刚直不阿 |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 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
wǎng zhí tóng guàn枉直同贯 | 谓曲直不分。 | |
jǔ zhí cuò wǎng举直厝枉 | 举:选拔;直:笔直,正直的人;枉:弯曲,邪恶的人。选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
bǐng bǐ zhí shū秉笔直书 |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
è zhí chǒu zhèng恶直丑正 | 嫉害正直的人。 | 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迁徐州刺吏,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
yǐ zhí bào yuàn以直抱怨 | 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 |
áng rán zhí rù昂然直入 |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 |
zhèng zhí wú sī正直无私 |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
wǎng zhí suí xíng枉直随形 | 谓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 |
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rán zhí船到桥门自然直 | 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黄二官,不要这样想,‘船到桥门自然直’,我们慢慢的总会有法子好想。” |
lǐ zhèng cí zhí理正词直 | 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 宋·楼钥《答綦君更生论文书》:“心平气和,理正词直,然后为文之体,可以追配古作。” |
dà zhí ruò qū,dà qiǎo ruò zhu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 直:正直;屈:理亏;巧:灵巧;拙:笨拙。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很灵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zhí liàng duō wén直谅多闻 | 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 | 同“直言极谏”。 | 《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
zhí dào ér xíng直道而行 | 比喻办事公正。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
qì zhuàng lǐ zhí气壮理直 | 谓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 义侠《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无端废约于先,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气壮理直,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 |
kǒu zhí xīn kuài口直心快 | 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 | 巴金《家》:“倒是觉慧口直心快,他终于说了出来。” |
zhí jié le dāng直捷了当 | 同“直截了当”。 | 鲁迅《坟·灯下漫笔》:“但措施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
fèn yǒng zhí qián奋勇直前 | 奋:振起。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驱使,奋勇直前,水火不避。” |
dà zhí ruò qū大直若屈 | 亦作“大直若诎”。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 《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
jìng xíng zhí suí径行直遂 | 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语本《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语出《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fú yáo zhí shàng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huì zhí船到桥门自会直 | 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 茅盾《赛会》:“算了罢!船到桥门自会直!忘八才去赶他妈妈的夜市!” |
jiǎo wǎng guò zhí矫枉过直 |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 汉 袁康《越绝书 篇叙外传记》:“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枉过直,乳狗哺虎,不计祸福。” |
dǐ píng shéng zhí砥平绳直 | 砥:磨刀石;绳:墨线。像磨刀石一样平,像墨线一样绷直。形容十分平直。 | 汉·蔡邕《隶势》:“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 |
shī zhí wéi zhuàng师直为壮 | 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 |
zhí rù gōng táng直入公堂 | 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老舍《骆驼祥子》九:“可是,咱们就这么直入公堂的去说,还是不行。”又《四世同堂》七:“到这几家去!别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明白吗?要顺口答应的探听有什么路子可走!” |
zhí qíng jìng xíng直情径行 | 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lǐ zhí qì zhuàng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
fèn bǐ zhí shū奋笔直书 |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 清 墨憨斋《醒名花》第十四回:“贤侄今日,奋笔直书,如行云流水,珠玑错落,俊爽之才,有同健鹰之摩秋汉,真命世杰也,与古人何多让焉,将来正未可量。” |
kǒu kuài xīn zhí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
yī qián bù zhí一钱不直 | 指毫无价值 | 金·元好问《晨起》诗:“多病所须惟药物,一钱不直是儒冠。” |
mò xìn zhí zhōng zhí,xū fáng rén bù rén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 | 直:公正,正直。不能简单地相信别人很正直,而应当提防他存心不良。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石秀自肚里暗忖道:‘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我几番见那婆娘常常的只顾对我说些风话,我只以亲嫂嫂一般相待。” |
zhèng zhí wú ē正直无阿 | 阿:曲从,迎合。为人处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
yán xìn háng zhí言信行直 | 指言语信实,行为正直。 | |
péng lài má zhí蓬赖麻直 |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 《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píng pù zhí xù平铺直序 | 铺:铺陈。序:叙述。形容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也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淡乏味,重点不突出。亦作“平铺直叙”。 | 清·钱谦益《读苏长公文》:“吾读子瞻《司马温公行状》之类,平铺直序,以为古今未有此体。” |
zhí yán dǎng yì直言谠议 | 谠:正直。指正直的言论。 |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每侍臣赐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谠议,尽得上达。” |
chuán dào qiáo tóu zì huì zhí船到桥头自会直 | 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 程树榛《钢铁巨人》:“俗语说,船到桥头自会直,那就到哪会说哪会话吧!” |
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ér zh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蓬:蓬草。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cí zhèng lǐ zhí词正理直 | 言词严正,理由充足。 |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按院见说得词正理直,更不再问。” |
gū yù mǎi zhí沽誉买直 | 同“沽名卖直”。 |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
jiān rěn zhì zhí坚忍质直 | 坚忍:坚毅不拔;质直:正直。性情坚毅不拔,品格质朴率直。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传》:“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 |
zhí jié liǎo dàng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
dān dāo zhí rù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
zhèng fǎ zhí dù正法直度 | 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僇必信,民畏而惧。” |
yǒng wǎng zhí qián勇往直前 |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
zuǐ zhí xīn kuài嘴直心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 |
fàn yán zhí jiàn犯言直谏 |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fèn qǐ zhí zhuī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
shǐ yú bǐng zhí史鱼秉直 | 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刚正不阿。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
fàn yán zhí jiàn犯颜直谏 |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zhí shū xiōng yì直抒胸臆 | 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负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
héng chōng zhí chuǎng横冲直闯 | 见“横冲直撞”。 | 沙汀《困兽记》三:“他有一种脾气,凡事只需听凭感情横冲直闯一阵……丝毫不管他所说的做的是不妥当。” |
gū míng mài zhí沽名卖直 | 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 | 《明史·钱唐韩宜可等传赞》:“伯巨、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然原厥本心,由于忠爱,以视末季沽名卖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也。” |
jí zhuǎn zhí xià急转直下 | 急:突然;转:转变。形容形势、情况等。突然转变;并且立刻顺势发展下去。 | 茅盾《子夜》十七:“伯韬!时局到底怎样,各人各有看法!也许会急转直下。” |
gōng píng zhèng zhí公平正直 |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
dà zhí ruò qū大直若诎 | 见“大直若屈”。 | 《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诎,大辩若讷。” |
náo zhí wéi qū挠直为曲 | 将直的拗成弯的。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 | 汉荀悦《汉纪 成帝纪二》:“挠直为曲,斫方为圆;秽素丝之洁,推亮直之心。” |
zhí shàng qīng yún直上青云 | 直上:直线上升。比喻官运亨通,直登高位。 | 唐 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
zhí lái zhí qù直来直去 | 指来去途中不绕道、不停留,或指说话、做事不绕弯子。 | 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我说作品的思想性,不是叫人看了那么直来直去,一览无余。” |
zhí dǎo huáng lóng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hào yú wù zhí好谀恶直 | 谀:奉承,谄媚;恶:厌恶。喜欢阿谀逢迎,厌恶直言劝谏。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8回:“日事淫乐,好谀恶直,政事不修,群臣解体。” |
niǔ zhí zuò qū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
zhí tǔ xiōng huái直吐胸怀 | 直率而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 明·杨循吉《朱先生诗序》:“余观诗不以格律体裁为论,惟求能直吐胸怀,实叙景象,读之可以喻。” |
zhí yán zhèng sè直言正色 |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 《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
zhèng yán zhí jiàn正言直谏 | 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 三国 魏 桓范《谏争》:“今正言直谏,则近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
zhōng guǒ zhèng zhí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 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
zhí mù bì fá直木必伐 | 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 《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zì zh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 《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zhōng tōng wài zhí中通外直 | 莲的茎中心有孔可通上下,其外正直,不弯不曲。比喻人的心胸宽广,行为端正。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xiǎo wǎng dà zhí小枉大直 | 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 战国·楚·尸佼《尸子》下卷:“孔子曰:‘绌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