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山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山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uān tíng shān lì渊亭山立见“渊渟岳峙”。
shān jiān lín xià山间林下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志愿禅师》:“山间林下颇称道人家风。”
yì shān ēn hǎi义山恩海恩义像海一样深,像山一样高。元·柯丹丘《荆钗记·忆母》:“欣然便周全助路费,召共居,感此义山恩海深难弃。”
pī fā rù shān披发入山谓离开俗世而隐居。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后汉纪》:“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天下也。”
mèn hǎi chóu shān闷海愁山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元 施惠《幽闺记 三十二缨闺拜月》:“听说罢姓名家乡,这情苦意切,闷海愁山将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泪珠流血。”
shān kuī yī kuì山亏一篑《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喻功败垂成。《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
gāo shān jùn lǐng高山峻岭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六回:“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zhǔ jiá kàn shān拄颊看山同“拄笏看山”。宋·范成大《次胡经仲知丞赠别韵》:“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颊看山意最真。”
dì dòng shān yáo地动山摇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tā shān zhī shí他山之石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yín shān tiě bì银山铁壁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元城在南都,似个银山铁壁。”
qì tūn hé shān气吞河山吞:吞掉。气势可以吞没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气吞河山,大旗指处,悍贼披靡。”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jī shān zhī cāo箕山之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后汉书 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
bǎi èr shān hé百二山河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zhǐ shān shuō mò指山说磨比喻错此说彼。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如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
qīng shān yī fà青山一发青山远望,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形容极其遥远。也借指中原。宋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之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yí shān huí hǎi移山回海移动山岳,旋转大海。比喻竭尽全力,克服巨大困难。《南宫词纪 题情 琥珀猫儿坠》:“移山回海,招赘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烟月牌。”
fù hǎi yí shān覆海移山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阿修罗众圣偏殊,覆海移山功力大,上住须弥福德强,平扶日月感神煞。”
dǎo hǎi yí shān倒海移山倒:颠倒,翻转。翻转大海,移动山岳。指气势或力量洪大。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飞北上……都是倒海移山雄猛客。”
yīn gǔ qiàn shān堙谷堑山见“堑山堙谷”。郭沫若《宿楚雄》诗:“堙谷堑山通缅藏,经天纬地造蓬莱。”
shān zhēn hǎi cuò山珍海错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唐 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炮羔如折葵。”
yào shān yào shuǐ乐山乐水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dēng shān lín shuǐ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shuǐ lǜ shān qīng水绿山青形容山水景色艳丽如画。清·洪昇《长生殿·闻铃》:“只是对此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怀。”
shān liù chuān shí山溜穿石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溜穿石。”
lì dài hé shān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ròu shān fǔ lín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原是夏桀生活芒淫的故事,后比喻宴会的奢侈。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 夏》:“以人架车,肉山脯林,以酒为池,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余人。”
zhōng dǐng shān lín钟鼎山林比喻富贵和隐逸。宋·辛弃疾《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词:“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一:“疏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
bā shān shǔ shuǐ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shān gōng dǎo zǎi山公倒载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唐·白居易《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末要追。”
zuò chī shān kōng坐吃山空只消费不生产;财物堆积如山也会耗尽。元 秦简夫《东堂老》:“自从俺父亲亡过十年光景,只在家里死丕丕的闲坐。那钱物则有出去,无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shān gā lá ér山旮旯儿偏僻的山区。
qiāo shān zhèn hǔ敲山振虎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这要不用个敲山振虎的主意,怎的是个了当?”
zhú qìng nán shān竹罄南山罄:尽,完。形容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清·感惺《断头台·受献》:“到此是森罗殿上无私款,镜台前明照胆,要把君孽案重重彻里翻,竹罄南山。”
hé shān zhī dé河山之德《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shān yīn yè xuě山阴夜雪犹言山阴乘兴。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夜送族弟沈之秦》诗:“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cóng shān jùn lǐng丛山峻岭无数高大险峻的山岭。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煤矿的空中索道,越过了丛山峻岭。”
jī tǔ chéng shān积土成山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小而成大。荀况《荀子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huái shān xiāng líng怀山襄陵谓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huǒ shān tāng hǎi火山汤海喻艰难危险。《晋书·张骏传》:“虽有火山汤海,无所辞难,岂寒暑之足避哉!”
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鹗冠子 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dōng shān gāo wò东山高卧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zhòng xǔ piāo shān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后汉书 第五伦传》:“众喣飘山,聚蚊成雷,盖骄佚所从生也。”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wén lì fù shān蚊力负山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战国·宋·庄周《庄子·应帝王》:“其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ǔ dìng tài shān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那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笃定泰山。”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这山望着那山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明·李开先《词谑》引刘天民曲:“今日不知明日事,这山望着那山高。”
shān méi shuǐ yǎn山眉水眼形容女子眉目清秀水灵。亦作“水眼山眉”。
yuān tíng shān lì渊停山立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清 钱谦益《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公生而孝友顺祥,笃诫明允,渊停山立,不苟訾笑。”
nán shān yǐn bào南山隐豹隐:隐伏。比喻隐居山林不仕的贤人。《列女传·贤明·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
zhòng xǔ shān dòng众喣山动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shòu shān fú hǎi寿山福海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2回:“屏门上,挂一轴‘寿山福海’的横披画。”
shān hé biǎo lǐ山河表里语出《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后以“山河表里”形容形势险要。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chǐ shān cùn shuǐ尺山寸水每一小块山水。清·张问陶《青神舟中饮酒排闷》诗:“丹稜彭君古豪杰,对予常笑峨嵋劣;曾向华严顶上来,尺山寸水皆能说。”
tóng shān zhuó zhuó童山濯濯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hǎi fèi shān bēng海沸山崩海水沸腾,山石崩塌。比喻变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摇”。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二折:“我呵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
huán wǒ hé shān还我河山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五卷:“徽宗尝梦吴越钱王引徽宗御衣云:‘我好来朝,便终于还我河山。’”
xiǎn shān lù shuǐ显山露水比喻出名,显露才能。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六章:“那个从不显山露水的青年实干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宽宽的肩膀。”
tài shān kě yǐ泰山可倚倚:靠。像泰山那样可以依靠。形容有力的靠山。清·郑志鸿《常语寻源》下卷:“人以国忠为泰山可倚,吾视之如冰山耳,若皎月既升,得无失所恃乎?”
wěn rú tài shān稳如泰山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来势不两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gé háng rú gé shān隔行如隔山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参谋长虽然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们联络便不如小喜。”
shēn shān yōu gǔ深山幽谷见“深山穷谷”。《列子·黄帝》:“寝吾庭者,不愿深山幽谷。”
céng shān dié zhàng层山叠嶂层:层次;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叠:重复。形容山峰起伏,连绵重叠。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6回:“约行数十里,但见前面层山叠嶂,险恶异常。”
fān shān yuè lǐng翻山越岭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shān zhòng shuǐ fù山重水复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mǎn shān biàn yě满山遍野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yīn shān bèi hòu阴山背后①迷信者称阴间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zòng hǔ guī shān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纵:放;释放。晋 陈寿《三国志 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zuò hào shān kōng坐耗山空指只消费不生产,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后行》:“家庭方面,自他调入蒙古之后,又无他人可以生产,坐耗山空,望他多多设法,以济家用。”
shān yīn dào shàng,yìng jiē bù xiá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dāo shān jiàn lín刀山剑林比喻险恶的境地。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7回:“慢说是开封府,就是刀山剑林,也是要走走的。”
bàn bì jiāng shān半壁江山半壁:半边;江山:国土。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清 蒋士铨《冬青树 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山崩钟应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lè shuǐ lè shān乐水乐山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fú rú dōng hǎi,shòu bǐ nán shān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南山:终南山。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明·柯丹邱《荆钗记·庆诞》:“齐祝赞,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jù mǐ wéi shān聚米为山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qīng shān bù lǎo,lǜ shuǐ cháng cún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指经过的时间长久,比喻永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厚报。”
shān míng shuǐ xiù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rú rù bǎo shān kōng shǒu huí如入宝山空手回宝山:聚藏宝物的山。比喻本来会有很大的收获,结果一无所获。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正是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
gāo shān yǎng zhǐ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tai shān pán shí泰山盘石比喻安定稳固。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pà méi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gāo shān yǎng zhǐ,jǐng xíng xíng zh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méng shān shì hǎi盟山誓海对着山海盟誓,指男女相爱坚贞不屈。元 王实甫《四块玉》:“他若是背义忘恩寻罪责,我将这盟山誓海说的明白。”
shān bēng dì tā山崩地塌见“山崩地陷”。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
rì bó xī shān日薄西山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山。”
shān chī hǎi hē山吃海喝放肆地大吃大喝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huí入宝山而空回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先拨志始》卷下:“在婿固不敢厚望,入宝山而空回,想岳亦不能忘情也。”
yóu shān guàng shuǐ游山逛水山、水:指风景;逛:闲游。游览、玩赏山水景物。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不免就有游山逛水,拈花惹草的闲人。”
lì kě bá shān力可拔山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sān shān wǔ yuè三山五岳泛指名山;也指各地。清 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shuǐ shèng shān cán水剩山残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后以“水剩山残”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yuǎn shān fú róng远山芙蓉远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远山一样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脸色像芙蓉花一样美丽。比喻女子貌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异史氏曰:‘得远山芙蓉,与共四壁,与以南面王岂易哉?’”
shān bāo hǎi huì山包海汇包:包容;汇:众水会合。汇聚。比喻包罗万象。明·胡应麟《少皇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山包海汇,各适厥用。”
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人心齐泰山移蚂蚱还有四两肉一个萝卜一个坑咱们怎么就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呢?”
jiāng shān bàn bì江山半壁江山:国土;半壁:半边。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tài shān hóng máo泰山鸿毛比喻轻重相差极大。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jūn lìng rú shān军令如山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