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相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守望相助 | 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
bàn shí zǎi xiàng伴食宰相 | 伴食:陪伴人家吃饭。唐朝朝会结束时,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 《旧唐书 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
miàn miàn xiāng dǔ面面相睹 | 同“面面相觑”。 | 《清平山堂语本·快嘴李翠莲记》:“诸亲九眷面面相睹,无不失惊。” |
tóng yōu xiāng jiù同忧相救 | 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bēn zǒu xiāng gào奔走相告 | 奔;走:跑。奔跑着互相转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时;急迫地互相转告有关的人。 | 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
shǒu wěi xiāng jì首尾相继 | 前后连接不断。 | 《魏书·侯渊传》:“时青州城人馈粮者首尾相继。” |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推诚相见 | 指以真心对待人。推:展示;诚:诚实的心意。 | 《北齐书 慕容绍宗传》:“我与晋州推诚相待,何忽辄相猜阻,横生此言。” |
ēn ēn xiāng bào恩恩相报 |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
pī xīn xiāng fù披心相付 | 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给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 《晋书·慕容垂载记》:“歃血断金,披心相付。” |
huàn nàn xiāng fú患难相扶 | 扶:支持,帮助。在忧患灾难中互相扶助。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一回:“我们虽异姓骨肉,必要患难相扶。” |
kuò mù xiāng dài括目相待 | 用不同于以前的新的眼光来看待。 | |
huò fú xiāng yī祸福相依 |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xíng yǐng xiāng duì形影相对 | 同“形影相吊”。 |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1回:“余外就形影相对,差不多眼儿望穿,也不得周庸佑到来一看。” |
xíng yǐng xiāng fù形影相附 | 同“形影相依”。 | 明·李东阳《奉谦斋徐先生书》:“今已决策于此,又念贱父子二人形影相附,别无子弟可将事者。” |
zì xiāng cán shā自相残杀 | 自己人互相杀害。残:伤害。 |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
bái yī qīng xiàng白衣卿相 |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宋 柳永《鹤冲天》词:“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
xī xī xiāng tōng息息相通 | 连呼吸都是共同的;相通的。比喻彼此关系密切。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他这店就是华中堂的本钱,他们里里头息息相通,岂有不晓得的道理?” |
xiāng shì ér xiào,mò nì yú xīn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 《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hé mù xiāng chǔ和睦相处 | 睦:和好。邻国或邻居之间和平友好地相交往。 |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
shǒu wěi xiāng jiù首尾相救 | 救:援助。头和尾相互援助。比喻前后互相援助。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 |
liǎng guó xiāng zhàn,bù zhǎn lái shǐ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 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自古‘两国相战,不斩来使’。于礼不当。” |
chún fǔ xiāng lián唇辅相连 | 犹言唇齿相依。语本《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语出《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tiān rén xiāng yìng天人相应 | 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 | 《灵枢·邪客》:“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
gǔ jiǎo xiāng wén鼓角相闻 | 鼓角:鼓和号角。形容军队戒备不懈,纪律森严。 |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
bái shǒu xiāng zhuāng白首相庄 | 指夫妇到老犹相敬爱。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勋戚 惧内》:“近年吴中申王二相公,亦于夫人白首相庄,不敢有二色。” |
zì xiāng yú ròu自相鱼肉 | 鱼肉:以人为鱼肉;比喻残杀。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 《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
xiāng shì ér xiào相视而笑 | 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慧生指与老残看,彼此相视而笑。” |
xiǎo jiā zǐ xiàng小家子相 | 相:相貌,样子。小户人家的气派。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相公须放宽宏大量些,不该如此小家子相。” |
zhī yè xīng chí枝叶相持 | 比喻相互扶助。 | 《汉书诸侯王表序》:“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虎厄沤河洛之间,分为二周围……既于王赧,降为庶人,用天年终。号位已绝于天下,沿犹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海内无主,三十余年。” |
nù mù xiāng shì怒目相视 | ||
yī mài xiāng chéng一脉相承 | 一脉:同一血脉;指联络贯通而成的一个系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 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
yáo yáo xiāng duì遥遥相对 | 遥遥:远远地。对:对着;向着。远远的对着。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与上房虽然隔着一个院子,却与他夫人卧室遥遥相对。” |
dài dài xiāng chuán代代相传 | 一代一代相继传授、流传。也作“世代相传”。 | 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
yù bàng xiāng dòu鹬蚌相斗 | 同“鹬蚌相持”。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要之蛮触相争,原无关于轻重,鹬蚌相斗,要自互有损伤。” |
ān wēi xiāng yì安危相易 |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 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
sǐ zhě xiāng zhěn死者相枕 | 枕:以头枕物。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 《魏书·苻坚传》:“谢石乘胜追击,至于青冈,死者相枕。” |
yú shuǐ xiāng tóu鱼水相投 | 犹言鱼水和谐。 | 明·袁凫公《八声甘州·代周非月赋别阿蝉》套曲:“冤家聚首,似漆胶相和,鱼水相投。” |
xiāng rú yǐ mò相濡以沫 | 濡:沾湿;沫:唾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rén wú mào xiàng,shuǐ wú dǒu liáng人无貌相,水无斗量 |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 《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回:“人无貌相,水无斗量,西子向业浣纱,飞燕曾充婢役,我虽一贫家女,将来或得幸遇,也未可知。” |
zhū liǎng xiāng chēng铢两相称 | 见“铢两悉称”。 | 茅盾《大题小解》:“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铢两相称,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何者甚至被拉扯为‘四不像’。“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zhēng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醒世恒言 蔡瑞虹忍辱报仇》:“相公所见极是明理;只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睁,这几日何如好过!” |
yán méi xiāng chéng盐梅相成 | 盐味与酸味相调和。比喻济世的贤臣。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窃意二老(太公、伯夷)受文王之养,平居暇日,同堂合席,念王室之如毁,固欲起而救乱;思冠冕裂,又恐因而阶乱,故水火相济,盐梅相成,各以一事自任。” |
xiàng mén xiàng zhǒng相门相种 | 相:宰相、丞相、相国。指宰相的子孙能够继承父业,有将相的才能。 | 明·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多应是相门相种,可惜不做厮儿。” |
qín xīn xiāng tiāo琴心相挑 | 挑:挑逗。指用琴声表达心意与爱慕之情。 |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琴心挑之。”明·屠隆《昙花记》:“你雄姿秀骨风度好,瞥然见把人魂消,又不是琴心相挑,一意愿咏桃夭,谐白发附青霄。” |
xiāng qù tiān yuān相去天渊 | 天渊:天与深渊。比喻二者相差太远,差别极大。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一敬一肆,相去天渊;一圣一狂,亦判若黑白也。” |
zì xiāng jiàn tà自相践踏 | 自己人互相踩。形容军队溃败时各自仓皇逃命的狼狈情况。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人不可貌相 | 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贼也?” |
shēng qì xiāng tóu声气相投 | 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自然是声气相投,定行见用于世,各着功名,可胜欣赏。” |
xíng yǐng xiāng yī形影相依 | ①谓在孤寂的处境中相依相伴。②形容孤单无依。③互相依靠,紧密相连。 | 明·邵景詹《觅灯因话·孙恭人传》:“郜与孙形影相依,亲爱愈笃。” |
gǔ ròu xiāng cán骨肉相残 | 比喻自相残杀。 | 《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
mò bù xiāng guān漠不相关 | 形容彼此毫无关联。 | 清·严复《有如三保》:“而洙泗之间,弦歌自若,一若漠不相关也者。” |
shēng qì xiāng qiú声气相求 | 指志同道合,意气相投。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
liǎng gǔ xiāng fú两瞽相扶 | 两个瞎子互相搀扶。比喻彼此都得不到帮助。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两瞽相扶,不伤墙木,不陷井穽,则其幸也。” |
xiāng qīn xiāng ài相亲相爱 | 互相之间十分亲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 明 王世贞《鸣凤记 拜谒忠灵》:“与严家大相自幼往往来来,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亲相爱,就是一个人相交,不放下怀。” |
jǔ shǒu xiāng qìng举手相庆 | 指举手加额,以相庆贺。 | 明 刘基《甘露颂》序:“群臣莫不欣择,百姓莫不蹈舞,举手相庆。” |
xiāng yīn xiāng shēng相因相生 | 互相承袭,互相促进。 |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四卷:“夫因朴生文,因拙生巧,相因相生,以至今日。” |
shí bù xiāng mán实不相瞒 | 瞒:欺骗。实话告诉,决不欺瞒。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小人母子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 |
xiàng shǔ zhī cì相鼠之刺 | 相:视;相鼠:《诗经》的篇名。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指人须知廉耻,要讲礼义。 | 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鸟兽》:“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 |
fēi yì xiāng gān非意相干 | 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意外的无故冒犯。 | 晋 王隐《晋书 卫玠传》:“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
hóng dòu xiāng sī红豆相思 | 红豆:又叫相思子;古人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爱但又无法会面而引起的思念。 | 唐 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xiāng xí chéng fēng相习成风 | 习:习惯。指都习惯于某种做法或看法,而成为一种风习。 | 宋 高登《高东溪集 蔽主下》:“各挟所能以媒进,阿谀软熟,相习成风。” |
xiāng féng xiá lù相逢狭路 | 在狭窄的道路上相遇。比喻仇人相遇,互不兼容。亦作“狭路相逢”。 | 《古乐府·相逢行》:“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
zhī gàn xiāng chí枝干相持 | 比喻相互扶持。同“枝叶相持”。 |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暨乎战国,诸姬微矣……至于王赧,降为庶人,犹枝干相持,得居虚位。” |
xiāng jiān hé jí相煎何急 | 煎:煮;何:多么;急:紧迫。煮得为什么那样急。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xiāng jī xiāng dàng相激相荡 | 激:冲击;荡:震荡。形容事物之间互相冲击,发生动荡。 | 李劼人《死水微澜》前记:“内容以成都城外一个小乡镇为主要背景,具体写出那时内地社会上两种恶势力的相激相荡。” |
chǔ qiú xiāng duì楚囚相对 | 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
yǐ máo xiāng mǎ以毛相马 | 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 | 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此其所以多不称举。”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同声相应 |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周易 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píng shuǐ xiāng yù萍水相遇 | 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9回:“我与足下未遇之先,已受先施之惠,及至萍水相遇,怎好为我破格!” |
yáo xiāng yìng hè遥相应和 | 遥:远。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 《清史稿·许友信传》:“且郑成功出没闽、浙,奉其伪号,遥相应和,声势颇张。” |
bù xiāng shàng xià不相上下 | 上下:比喻高低、好坏等。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 | 唐 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
shí kǒu xiāng chuán十口相传 | 许多人辗转相传。 | 茅盾《第二天》:“于是接连地来了许多十口相传的‘战报’,日本海军司令部已经被我方占领了。” |
něi piǎo xiāng wàng馁殍相望 | 馁殍:饿死的人;相望:相互连接。形容饿死的人非常多。 | 唐·陆贽《请减京东……粮事宜状》:“烟火殆绝,都市之内,馁殍相望。” |
jī qiú xiāng jì箕裘相继 | 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继父业。 | 明·无名氏《精忠记·赏春》:“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 |
tóng wù xiāng jì同恶相济 |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 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
píng shuǐ xiāng zāo萍水相遭 |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人的偶然相遇。 | 明·陆采《明珠记·煎茶》:“天呵,果然是萍水相遭。” |
tóng bì xiāng jì同敝相济 | 犹同恶相济。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传序》:“同敝相济,故其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 |
àng yú xiāng jī盎盂相击 | 比喻一家人争吵。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只就他夫妻三个这番外面情形讲,此后自然该益发合成一片性情,加上几分伉俪,把午间那番盎盂相击化得水乳无痕。” |
àng yú xiāng qiāo盎盂相敲 | 比喻一家人争吵。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 |
xiàng jī guān biàn相机观变 | 等待时机,观察变化。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0回:“元帅屯兵于郝山矶,相机观变,可以万全。” |
yǐ lì xiàng qīng以利相倾 | 依靠钱财争权夺利,互相排挤。 | |
huà bù xiāng tóu话不相投 | 犹言话不投机。 | 元·无名氏《望江亭》第三折:“我和他话不相投,我可便见他呵。” |
zhǒng jì xiāng jiē踵迹相接 | 同“踵趾相接”。 | 清·昭梿《啸亭杂录·梁提督》:“自丛岚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迹相接,攀钉而上。” |
shèng jīng xián xiàng圣君贤相 | 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 《荀子 富国》:“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
xiāng jiāo yǒu nián相交有年 | 做朋友相交已有多年。形容交谊很深。 | |
jí rén zì yǒu tiān xiàng吉人自有天相 | 相:帮助,保佑。谓天佑善人。同“吉人天相”。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遐叔正在帅府门首叹气,傍边忽转过一个道士问道:‘君子何叹?’”清 李渔《意中缘 拒妁》:“吉人自有天相,小姐请自宽心。” |
zhēn jiè xiāng tóu针芥相投 | 《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谓相投契。 | 《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 |
jiě náng xiāng zhù解囊相助 | 囊:口袋。解开口袋拿出财物来帮助别人。 | 明 张岱《琅孉文集 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
tòng yǎng xiāng guān痛痒相关 |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 明 杨士聪《玉堂荟记》下卷:“外而督抚,内而各部,无一刻不痛痒相关,凡奏书所不能及者。” |
xiāng zhī yǒu sù相知有素 | 素:向来。指一向互相了解的好朋友。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6回:“他人不必论,就是段芝泉等,随从总统多年,相知有素,今日亦未免生疑。” |
zhǐ zhǒng xiāng cuò趾踵相错 | 见“趾踵相接”。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革命制造厂》:“弃家逃威,望门投止者,趾踵相错。” |
dào xǐ xiāng yíng倒屣相迎 |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
chū yáng xiàng出洋相 | 露出令人作笑的丑相,略带幽默的失态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2章:“只要有好处,我给咱出洋相。” |
gòng xiāng biāo bǎng共相标榜 | 标榜:夸耀。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 |
zuì tǔ xiāng yīn醉吐相茵 | 后以这一典故喻指宽以待人必然会有好的回报。 | 典出《汉书·丙吉传》:“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汙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为边郡人,熟悉边事,后来为防务工作提出切实有用的建议。 |
zá rán xiāng xǔ杂然相许 | 杂然:纷纷地;许:赞同。纷纷地表示赞成。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
xiāng jiàn yǐ chéng相见以诚 | 以真心诚意相对待。 | 郭沫若《相见以诚》:“但今天是应该相见以诚的时候了。” |
nòng zhāng zǎi xiàng弄獐宰相 | 把“弄璋”写成“弄獐”的宰相。比喻不学无术钻营权势的人。 | |
yì qì xiāng tóu意气相投 | 意气:志趣和性格。志趣和性格彼此十分投合。 | 元 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三折:“咱意气相投,你知我心忧。” |
shān shuǐ xiāng lián山水相连 | 指边界连接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