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私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bǐng gōng miè sī秉公灭私 | 秉:掌握,主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书》:“今不务为秉公灭私,振废起坠。” |
huà gōng wéi sī化公为私 | 将公有财产化为私有。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但是武营里的习气,所有的兵丁平时是从不习练;而且还要克扣粮饷,化公为私。” |
sǔn gōng féi sī损公肥私 | 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 《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在群众中,有些人损公肥私,无理取闹。” |
tiě bǐ wú sī铁笔无私 | 谓执笔判案不徇私情。 |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五个鬼齐齐的走上前去,照手一抢,把管笔夺将下来,说道,‘铁笔无私。’” |
zhōng zhèng wú sī中正无私 | 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 春秋·齐·管仲《管子·五辅》:“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 |
jí gōng bào sī讬公报私 | 借公事报私怨。 | |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 鲁迅《两地书》:“而当时改革的人,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气概。” |
yíng sī wǔ bì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
yǐ gōng miè sī以公灭私 | 谓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 《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蔡沈集传:“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情。” |
tuō gōng xíng sī托公行私 | 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 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而乃冯附城社,蔽亏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 |
zhí fǎ wú sī执法无私 | 执行法令非常坚定,毫不动摇。 | |
xùn sī wǔ bì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 |
gāng zhèng wú sī刚正无私 | 刚:刚直;正:正直。刚直方正而没有私心。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27回:“为人刚正无私,不轻一笑。” |
tiě miàn wú sī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
fèi sī lì gōng废私立公 | 去私为公。 | 《战国策·燕策一》:“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
wǎng fǎ xùn sī枉法徇私 | 指官吏违法乱纪,包庇坏人坏事。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闻知你公正廉能,不肯枉法徇私。” |
gōng sī liǎng jì公私两济 |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 《晋书 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
zāng sī láng jí赃私狼籍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晋书 孙盛传》:“温得盛笺遣从事重案之,赃私狼籍,槛车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
tiān dào wú sī天道无私 | 天道:天理。指上天公正,不偏袒亲旧。 | 宋·王禹偁《谢历日表》:“臣闻天道无私,所以运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时。” |
àn yuē sī qī暗约私期 | 约:约定;期:约会。暗中私自相互约定。 | 元 无名氏《云窗梦》第三折:“则为我暗约私期,致令得离乡背井。” |
gōng sī fēn míng公私分明 | 公家的与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 |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 |
wū niǎo sī qíng乌鸟私情 |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 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
gōng ér wàng sī公而忘私 |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 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
wàn guàn ji sī万贯家私 | 万贯:上万贯铜钱。贯:古时穿钱的绳子,既钱穿,也指一串钱,一千文为一串,称一贯。形容家产很多,非常富有。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老爹爹纵有万贯家私,自有嫡子嫡孙,干你野种屁事!” |
zhí dǎng yíng sī植党营私 | 建立小团体;牟取私利。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一边是一味的向家庭植党营私,去作那罔人勾当。” |
wǎng fǎ yíng sī枉法营私 | 枉:歪曲,违反。指曲解破坏法律以谋私利。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诚为枉法营私,原王章所不宥。” |
gōng sī jiāo kùn公私交困 | 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 《明史·食货志六》:“虚糜干没,公私交困焉。” |
tuō gōng bào sī托公报私 | 借公事报私怨。 |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
yán bù jí sī言不及私 | 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 唐·房玄龄《晋书·王湛传》:“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
yī jǐ zhī sī一己之私 | 指个人的私心、私利。 | 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 |
gōng bào sī chóu公报私仇 | 借公事来报私仇;是一种很卑劣的行径。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 |
sī zhì xiǎo huì私智小慧 | 私:个人的;慧:智慧。个人的智慧和小聪明。指带有片面性而又自以为是的聪明。 | 春秋·齐·管仲《管子·禁藏》:“故国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其法乱。”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好行小慧,难矣哉!” |
chuáng zǐ zhī sī床笫之私 | 笫:竹编的床席。床笫:床铺。指闺房之内或夫妇间的私话、私事。 | 汉 孔鲋《孔丛子 答问》:“凡若晋侯骊姬床笫之私,房中之事,不得掩焉!” |
chū gōng wàng sī出公忘私 | 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 清·梅曾亮《送周石生序》:“非出公忘私、尽扫刮同异恩怨、屏置城府外,不足称朝廷委任、寄耳目之意。” |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
yíng sī zhí dǎng营私植党 | 结合党羽,谋取私利。 |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籍贯不可分,素行不可考,智愚贤否不能一律,则营私植党,沽名罔利之弊生焉。” |
yǐ sī hài gōng以私害公 | 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 《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 |
gōng píng wú sī公平无私 | 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 《战国策·秦策》:“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
jiè gōng xíng sī借公行私 | 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一卷:“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行私者佞。” |
sī xīn zì yòng私心自用 | 私:个人的;自用:凭主观行事。只凭自己的心意行事。 | 清·王韬《瓮牖余谈·西历缘起说》:“乃其后诸王竟私心自用,随意加减年日之多寡。” |
yīn gōng jiǎ sī因公假私 | 借公务谋取私利。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
zhì gōng wú sī至公无私 | 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
xùn sī zuò bì徇私作弊 | 见“徇私舞弊”。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
yíng sī wǎng lì营私罔利 | 谓谋求私利。 |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大臣既以身许国,则但当计国民之利害,不当计一身之利害,营私罔利,固不可也。” |
sī ēn xiǎo huì私恩小惠 | 私:个人的;惠:好处,实惠。私人间的小恩小惠。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饰邪》:“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
bù xún sī qíng不徇私情 | 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 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我们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这才说明你是真正爱护我。” |
àn shì sī xīn暗室私心 | 指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同“暗室亏心”。 | 明 陆采《明珠记 却婚》:“丈夫然诺重如山,暗室私心鬼神见。” |
bǐng zhèng wú sī秉正无私 | 主持正义,没有私念。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二回:“闻得包公秉正无私,不畏权势。” |
zāng sī láng jí赃私狼藉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晋书 会稽文孝王道子传》:“[茹千秋]其子寿龄为乐安令,赃私狼藉,畏法奔逃,竟无罪恶罚,傲然还县。” |
xùn gōng miè sī徇公灭私 | 徇:献出生命。为国家公众献身,弃私利于不顾。 | 唐·白居易《与薛苹诏》:“卿勤王之节,徇公灭私;事主之诚,移忠资孝。” |
gōng zhèng wú sī公正无私 | 公道正直;没有私心。 | 荀况《荀子 赋》:“公正无私,反见从横。” |
xùn sī wǎng fǎ徇私枉法 | 迁就私情而违反法纪。 | 王朔《人莫予毒》:“再说我们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难道我会徇私枉法?” |
sī qíng mì yǔ私情密语 | 私:不公开;密:秘密。指秘密的情话 | 清·李渔《凰求凤·避色》:“你这等私情密语,他耳边只愁恹弃。” |
xiān gōng hòu sī先公后私 | 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
sī shū dì zǐ私淑弟子 | 私:私下;淑:善。对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的自称。 | 《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
zì sī zì lì自私自利 |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 宋 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
yōu gōng wú sī忧公无私 | 忧:愁苦,忧虑。忧虑国家公事,不考虑个人私事。 | 三国·魏·桓范《世要论·臣不易》:“陈之于主,行之于身,志于忠上济事,忧公无私。” |
sī xīn wàng niàn私心妄念 | 私:利己;妄:虚妄,不实。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想法。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心里并不曾有一毫私心妄念,不知此中怎的便如万马奔驰一般,早跳下炕来了。” |
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
miè sī fèng gōng灭私奉公 | 灭:消灭。消灭私念,一心为公。 | 唐·元稹《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 |
gōng bào sī chóu公报私雠 | 见“公报私仇”。 | |
sī yán sī cù私盐私醋 | 私:秘密。比喻不敢公开见人的事情。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2回:“我在那边睡也非为别的,因越了不过李大姐情,一两夜不在那边歇了,他守灵儿,谁和他有私盐私醋?” |
sī xīn zá niàn私心杂念 | 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念头。 | 郭小川《忆延安》:“在向阳的山坡上点起斗争火焰,扫荡着私心杂念,改造着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
sī yán qiè yǔ私言切语 | 私:秘密;切:贴近。私下里的情话 | 《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双带子》:“私言切语谁人念,海燕双飞绕画梁。” |
dà gōng wú sī大公无私 |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
ér nǚ sī qíng儿女私情 | 指男女或家人之间的恩爱感情。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
gōng ěr wàng sī公耳忘私 | 见“公尔忘私”。 | 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
gōng sī jiān gù公私兼顾 | 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 |
gōng sī liǎng lì公私两利 | 见“公私两济”。 | 《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
sī xié huān hǎo私谐欢好 | 私:秘密;谐:和合。指男女间非明媒正娶而发生关系。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古来才子佳人,往往私谐欢好,后来夫荣妻贵,反成美谈。” |
qiè qiè sī yǔ切切私语 | 指私下小声说话。 | 唐 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zhí dǎng zì sī植党自私 | 见“植党营私”。 |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借多陵寡,植党自私,于是战斗以兴。” |
wǔ bì yíng sī舞弊营私 | 舞:玩弄;弊:指坏事;营:谋求。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 | 《汉书 翟方进传》:“施奏咸与逄信邪枉贪污,营私多利。” |
bèi gōng yíng sī背公营私 |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 宋 张商英《护法论》:“今背公营私者侵渔不已。” |
zhōng bǎo sī náng中饱私囊 | 中饱:从中得利。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 |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
fǎn bǔ zhī sī返哺之私 |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 |
qiè qiè sī yì窃窃私议 | 窃窃:偷偷;私:私下;议:议论。背地里小声议论。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干人正在那里窃窃私议。” |
gōng ěr wàng sī公尔忘私 |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 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
wēi fú sī xíng微服私行 | 微服:平民服装。私行:秘密出行。旧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到民间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 | 明·无名氏《鸣凤记·鄢赵争宠》:“只是此行敛些光彩,不可喝道而去,只得微服私行罢了。” |
xùn sī fèi gōng徇私废公 | 徇:曲从。曲从私情,弃置公理。 | 宋·苏颂《论省曹寺监法令繁密》:“若官司措置失当,及徇私废公,致有赴诉,并委台察纠案。” |
qiè qiè sī yǔ窃窃私语 | 私:私下;背地里。指背着人悄悄地说话。 | 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之。” |
yíng sī zuò bì营私作弊 | 见“营私舞弊”。 | 清·谭嗣同《代拟上谕》:“总期民隐尽能上达,督抚无从营私作弊为要。” |
wú sī yǒu bì无私有弊 | 私:私心;弊:欺骗、蒙混的事情。因处在嫌疑之地,虽然没有私弊,但容易被人猜疑。 | 清 李宝嘉《活地狱》第26回:“可是这个风声出去,人家一定说是无私有弊。” |
sī chóu bù jí gōng私仇不及公 | 及:到。虽有私人仇恨而不伤害公家之事。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
yōu guó wàng sī忧国忘私 | 忧:忧虑。忧虑国事,忘记了私事。 | 《古文苑·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 |
bǎo qí sī náng饱其私囊 | 饱:满足;囊:口袋。指非法侵吞钱财,装入自己腰包。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他又并不将此款归入公家,一律饱其私囊。” |
yōu gōng wàng sī忧公忘私 | 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
bǐng gōng wú sī秉公无私 |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
bù sī qí lì不私其利 | 私;私有。不把利益据为己有。 | 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不伐其功,不私其利。” |
zhèng zhí wú sī正直无私 |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
qiè qiè sī yì切切私议 | 切:通“窃”;切切:暗中,私下。指私下小声说话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4回:“替子富另烧一口,为此对躺在烟榻上,切切私议。” |
mài gōng yíng sī卖公营私 | 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 | 《魏书 赵黑传》:“高官禄厚,足以自给,卖公营私,本非情愿。” |
shì dú zhī sī舐犊之私 | 舐:舔;犊:小牛仔;私:偏爱。老牛爱抚小牛,用舌舐舔。比喻爱儿女之情。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州吁之恶,皆逆子所酿成,诸君请从轻典,得无疑我有舐犊之私乎?” |
wú sī zhī guāng无私之光 | 语本《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后以“无私之光”喻帝王的德泽。 | 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
gōng sī liǎng biàn公私两便 | 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 《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
jiān ài wú sī兼爱无私 | 泛爱大众,对人没有私心。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
xié sī wǎng shàng协私罔上 | 怀抱私情,欺骗君上。协,通“挟”。 | |
yǐ sī fèi gōng以私废公 | 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晃回顾众将,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 |
yīn gōng xíng sī因公行私 | 见“因公假私”。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宠传》:“断狱者急于蒡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 |
fǎn bǔ zhī sī反哺之私 |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 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