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
词语解释
自性
佛教语。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之性。
个性;本性。
翻译
- 法语 Soi (psychologie)
引证解释
佛教语。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之性。
引南朝•梁武帝 《净业赋》:“既除客尘,又还自性。”
唐•寒山 《诗》之二三八:“寄语诸仁者,復以何为怀。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宋•杨圭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序》:“切以诸佛説法,不离自性,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一:“若有自性互不成,互不成者谁佛刹?”个性;本性。
引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寄《妇女杂志》的文章由我转去也可以,但我恐怕不能改窜,因为若一改窜,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很不相宜。”
国语辞典
自性
佛教用语:(1) 谓事物的本体、本质。(2) 谓事物的存在状态。
引《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弟子品第三》:「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
《成唯识论·卷八》:「初能遍计自性云何?有义:八识及诸心所有漏摄者皆能遍计,虚妄分别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现故;说阿赖耶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故。」
网络解释
自性
自性:荣格分析心理学术语
自性:云南鸡足山高僧
最近近义词查询:自性的近义词(zì xìng)生机勃勃的近义词(shēng jī bó bó)而后的近义词(ér hòu)至心的近义词(zhì xīn)蔼然可亲的近义词(ǎi rán kě qīn)助纣为虐的近义词(zhù zhòu wéi nüè)跳动的近义词(tiào dòng)火食的近义词(huǒ shí)生力军的近义词(shēng lì jūn)托钵的近义词(tuō bō)陵暴的近义词(líng bào)到达的近义词(dào dá)古往今来的近义词(gǔ wǎng jīn lái)东山再起的近义词(dōng shān zài qǐ)冰解壤分的近义词(bīng jiě răng fēn)去世的近义词(qù shì)佳节的近义词(jiā jié)黑货的近义词(hēi huò)独创的近义词(dú chuàng)拍卖的近义词(pāi mài)合法的近义词(hé fă)责无旁贷的近义词(zé wú páng dài)共同语言的近义词(gòng tóng yǔ yán)为止的近义词(wéi zhǐ)荣华的近义词(róng huá)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