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元好问的诗 >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元代]:元好问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宴会后,携带美酒步出楼台找寻美景,看红梅褪妆,又看杏花初开。不要跟随刘晨、阮肇到天台。天台山的仙洞那么狭窄,难以尽兴,还不如先唱一曲《喜春来》。

注释

玉友:酒名,这里泛指美酒。

花寨:指有美景的地方。

梅妆:即梅花妆。据唐代韩鄂《岁华纪丽》记载,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有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之花,拂拭不去,皇后留之,遂有梅花妆。这里指梅花落办。

杏腮:杏花像美人的香腮一样红润。

刘阮到天台:刘是刘晨,阮是阮肇。相传永平年间,刘、阮二人同入天台山釆药,路遇两个女子,邀他二人到家中作客,留住半年之久。后因思乡,还归故里,到家后始知子孙已历七世。事见南朝刘义庆《幽明录》和《艺文类聚》。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北,景色秀丽。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鉴赏

创作背景

根据题名“春宴”,可知这四首小令是在春天招待客人的宴会上所写的咏春曲。从内容看,这组散曲当为在金亡后作者退隐故乡时所作。本首是其第四首。

赏析

这首曲子描述宴会后赏花的逸兴。

春宴过后,携扶友人带着美酒步出楼台观花,看过褪妆的红梅,又观刚刚开放的杏花,面对此情此景,作者诗情满怀,联系自己的身世,发出了感慨:“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在这里作者表示,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但又要高出刘、阮一筹,决不隐逸避世,而是要担当起编撰金史的历史重任。这一句点题,说明了全曲的主旨。

元好问自金亡后,一直不仕,在故乡构筑野史亭,专心致志,纂修金史,修成《壬辰杂编》《中州集》,保存了金代的作品和史料。作者在饮宴赏春时,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实在难能可贵。

元好问简介

元代·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的诗(100篇)

猜你喜欢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元代元好问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清代厉鹗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禅堂

唐代柳宗元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上京即事五首·其五

元代萨都剌

五更寒袭紫毛衫,睡起东窗酒尚酣。

门外日高晴不得,满城湿露似江南。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近现代毛泽东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荆渚中流回望巫山无复一点戏成短歌

宋代范成大

千峰万峰巴峡里,不信人间有平地。

渚宫回望水连天,却疑平地元无山。

山川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都如梦。

归程万里今三千,几梦即到石湖边。


送刘昱

唐代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慈姥矶诗

南北朝何逊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清代纳兰性德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清代纳兰性德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