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高珩的诗 > 春日杂咏

春日杂咏

[明代]:高珩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

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


“春日杂咏”译文及注释

黛(dài):古时妇女用来画眉的一种青黑色的颜料,这里形容远处青山呈现出黛绿般的颜色。

嫩绿:浅绿色。 柳絮:柳树种子上面有白色的绒毛,随风飘散,像飘飞的棉絮,称为柳絮。

郊野:城市外面的地方,泛指村镇外面一带地区。

穿花: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小庭:小小庭院。

“春日杂咏”鉴赏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郊野的美好景色。诗的大意说:村东的青山,远远望去,呈现出一片墨绿的颜色,就像女孩子用来描眉的青黑色的黛墨一般漂亮。一条长溪,溪水蜿蜒曲折地向着远方流去。岸边嫩绿的杨柳开花结籽,微风吹来,片片柳絮随风飘舞。鸟雀不知道郊野外如诗如画的风光这般美好,反而留恋那小小庭院,只是在院内的花丛中飞来飞去。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郊外的春景,后两句借景写情,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表现了对美好理想追求的愿望。

高珩简介

明代·高珩的简介

高珩

高珩(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九七年),始祖高全十世孙,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年八十六岁。明崇祯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顺治朝授秘书院检讨,升国子监祭酒,后晋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珩工诗,体近元、白,生平所著,不下万篇。著有《劝善》诸书及《栖云阁集》。有《栖霎阁诗》十六卷,为赵执信所编;拾遗三卷,为宋弼所辑,《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 高珩的诗(1篇)

猜你喜欢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五代李珣

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高邮雨泊

清代王士祯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有感

清代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清代纳兰性德

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寿阳曲·潇湘夜雨

元代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清泪 一作:情泪)


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

唐代毛熙震

苍翠浓阴满院,莺对语,蝶交飞,戏蔷薇。

斜日倚阑风好,余香出绣衣。未得玉郎消息,几时归。


一字诗

清代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望海楼

宋代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送范山人归泰山

唐代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鹧鸪天·楼宇沉沉翠几重

金朝刘仲尹

楼宇沉沉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断肠今古夕阳中。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