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涘 sì
〈名〉
(1) (形声。从水,矣声。本义:水边)
(2) 同本义 [riverbank]
涘,水厓也。——《说文》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庄子·秋水》
昨下第,闲驱泾水之涘,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两鬓,所不忍视。—— 唐· 李朝威《柳毅传》。又如:涯涘;在水之涘
(3) 边际;极限 [limit]。如:无涘涘(无边;无限)
康熙字典
涘【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牀史切,音俟。《說文》水厓也。《爾雅·釋丘》涘爲厓。《詩·王風》在河之涘。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涘【卷十一】【水部】
水厓也。从水矣聲。《周書》曰:“王出涘。”牀史切
说文解字注
(涘)水厓也。爾雅釋丘、王風秦風傳皆曰。涘、厓也。从水。矣聲。牀史切。一部。周書曰。王出涘。周頌思文箋曰。武王渡孟津。白魚躍入于舟。出涘以燎。正義引大誓云。惟四月太子發上祭于畢。下至于孟津之上。太子發升舟。中流。白魚入于王舟。王跪取。出涘以燎之。按今文尚書、古文尚書皆有大誓。非枚頤本之大誓也。許引大誓者三。此與手部、攴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