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招权纳赇招权纳赇的故事

招权纳赇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āo quán nà qiú

基本解释见“招权纳贿”。

出处《明史·石亨传》:“因劾亨招权纳赇,肆行无忌。”


暂未找到成语招权纳赇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招权纳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时之权《韩非子·难一》:“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淮南子·人间训》:“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
一时权宜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不穿孝这桩事自己也知是一时权宜,其实去报仇,所以才不穿孝。”
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唐·高武仲《中兴间气集》:“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不打自招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不知权变汉·桓宽《盐铁论·世务》:“故虽有诚信之心,不知权变,危亡之道也。”
专权恣肆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8回:“邓艾专权恣肆,结好蜀人,早晚必反矣。”
专权擅势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先王之时,春阳君相,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制官事。”
专权误国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此指严嵩、严世蕃父子二人也。朕久闻其专权误国……朕当即为处分,卿不可外泄于人。”
专权跋扈《清朝野史大观·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惟载垣等前后一切专权跋扈情形,谋危社稷,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
丧权辱国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
买马招兵《再生缘》第三回:“今中既到山中住,少不得,买马招兵尽壮怀。”
买马招军明·汤显祖《牡丹亭·牝贼》:“有这等事?恭喜了!借此号令,买马招军。”
争权夺利邹韬奋《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任何为私人私党争权夺利的内战都必然地要为全国民众所唾弃。”
争权攘利李大钊《大哀篇》:“钻营运动、争权攘利之不暇,奚暇计及民生哉?”
人微权轻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穰苴列传》:“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
以权谋私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以权达变清·王韬《变法自强》下:“不知时之所尚,势之所趋,终贵因事制宜,以权达变。”
倚势挟权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行至郊外,撞见一个倚势挟权地葛彪,马踏死小生的母,又打死的浑家。”
兵不厌权《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养贤纳士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养贤纳士,修德治民。”
兼权尚计荀况《荀子 不苟》:“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兼权熟计《荀子·不苟》:“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出纳之吝《论语·尧白》:“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司。’”
凿楹纳书《晏子春秋·杂下三十》:“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
半筹不纳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那西施半筹也不纳,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
去故纳新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
反经从权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第二回:“依我所见,不若反经从权,顺从改适,以财礼为公姑养老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