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心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xīn zài wèi què心在魏阙 | 《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谓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 | 《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
quán wú xīn gān全无心肝 | 比喻不知羞耻。 | 《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无心肝。’” |
láng zǐ yě xīn狼子野心 |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
yì yì xiǎo xīn翼翼小心 | 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
fēi wǒ zú lèi,qí xīn bì y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族类:同族人;异:不同。不是我们同族的人,跟我们不是一条心。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
qìn rén xīn fèi沁人心肺 | 同“沁人心脾”。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各式各样的香味是多么的沁人心肺啊!” |
yōu xīn rú xūn忧心如薰 | 薰:同“熏”。忧虑的心情就像被火熏烤一样。形容十分焦虑。 | 《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炎如焚,我心惮暑,忧心如薰。” |
é cù xīn tòng额蹙心痛 | 极度忧愁伤心貌。 | 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
liè shì mù nián,zhuàng xīn bù yǐ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yī jiàn qīng xīn一见倾心 | 倾心:一心向往。初次相见便完全被对方吸引住了。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
dǎn dā xīn cū胆大心粗 | 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 |
jiàng xīn fǔ shǒu降心俯首 | 谓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遂今天下学子,虽有绝学高志,不能不降心俯首,以肆力于诗赋帖括之业,而通人硕儒,蹉跎不第。” |
yán sāng xīn jì研桑心计 | 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 汉·班固《答宾戏》:“研桑心计于无垠。” |
yì luàn xīn huāng意乱心慌 | 心中惊慌忙乱。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 |
guì xīn kū fèi刿心刳肺 | 形容费尽心思,刻意为之。 | 清·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夫文亦第期各适一世之用而已,而必刿心刳肺,断断焉以师乎古人若此者,何也?以为不如是,则不足以为文也。” |
xīn cún mù xiǎng心存目想 | 谓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 唐·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覼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
kǒu sòng xīn wéi口诵心维 | 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纪述内臣》:“谓内书堂进世则所进,与《忠鉴录》同立课程,使其口诵心维,可以迁善改过。” |
suì xīn rú yì遂心如意 | 犹言称心如意。亦作“遂心满意”、“遂心快意”。 | 《红楼梦》第四六回:“天底下的事,未必都那幺遂心如意的。” |
xīn wèn kǒu,kǒu wèn xīn心问口,口问心 | 指内心反复思量,自问自答。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心问口,口问心,打算良久,连那奇珍异宝卖了,大约也够了,且自顾命要紧。” |
xīn yuán yì mǎ心猿意马 |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
gǔ mào gǔ xīn古貌古心 | 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度。 | 唐·韩愈《孟生》诗:“孟生江海上,古貌又古心。” |
cì xīn liè gān刺心裂肝 | 谓悲痛至极。 | 明·张居正《答参军高梅庵》:“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肝,痛何可言。” |
yì mǎ xīn yuán意马心猿 |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 宋 朱翌《睡轩》:“意马心猿不用忙,睡乡深处解行装。” |
jīng xīn pò dǎn惊心破胆 | 谓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 汉·王符《潜夫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也,必使是惊心破胆,民乃易视。” |
xǐ xīn huàn gǔ洗心换骨 | 道家语,指洗去尘心,换掉凡骨,即可超离凡尘而入圣。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为吾洗心复换骨,背凡入圣奔长生。” |
guǐ mí xīn qiào鬼迷心窍 | 窍:孔穴。古人认为心有好几窍;窍不通;人就糊涂。鬼迷住了心窍。比喻受错误认识支配而糊涂。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一时鬼迷心窍,后悔不及。” |
dà kuài rén xīn大快人心 | 快:痛快。指坏人或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或坏事得以取缔;人们心理非常痛快。也作“人心大快”。 | 《明史 余懋学传》:“如潘季驯之斥,大快人心,而犹累牍连章,为之申雪,是为欺罔。” |
xīn kuàng shén yí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xīn chí shén wǎng心弛神往 | 弛:心神向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 宋 欧阳修《祭杜公文》:“系官在朝,心往神驰,送不临穴,哭不望帷。” |
xīn fù zhī huàn心腹之患 | 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心腹:这里指内部;患:祸害。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蕃传》:“今寇贼在处,四支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
mù xīn shí fù木心石腹 | 犹木人石心。 |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第五卷:“而君介然,不蒙顾盼,亦木心石腹之人也。” |
qián xīn dǔ zhì潜心笃志 | 专心致志。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7回:“潜心笃志同参佛,努力修身共炼魔。” |
guì mù shù xīn刿目鉥心 | 犹言呕心沥血。 | 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心。” |
dān xīn jī lǜ殚心积虑 | 殚:竭尽;积:聚;虑:思虑。竭尽心力思考谋划。 |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伦·五福》:“必至殚心积虑者数十年,捐去三纲五常,绝去七情六欲,费其半菽如失金珠,拔其一毛有关痛痒。” |
xǐ xīn dí lǜ洗心涤虑 | 抛弃一切不好的想法。 | 宋 苏轼《策略二》:“而天下皆洗心涤滤,以听朝廷之所为。” |
zhāi xīn dí lǜ斋心涤虑 | 净洁身心,清除杂念。 | 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方斋心涤虑,以俟陛下反复诘难,庶几竭尽愚衷。” |
kū jīng jiū xīn刳精鉥心 | 极言用心劳苦。 | |
xīn bù yóu zhǔ心不由主 | 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 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
xīn hán dǎn zhàn心寒胆战 | 形容十分惊恐。 | 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遣佳人绿惨红愁。” |
jié lì qián xīn竭力虔心 | 诚心诚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 | 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
yī xīn xiàng yì依心像意 | 犹言称心如意。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或者不拘那里天有缘在,等待依心像意寻个对得我来的好女儿为妻,方了平生之愿!”又卷四:“张廪生如此算计,若是后来依心像意,真是天没眼睛了。” |
láo xīn jiāo sī劳心焦思 | 费尽心机,苦思焦虑。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心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
wú suǒ yòng xīn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lǐ kuī xīn xū理亏心虚 | 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 | |
cái xīn lòu shé裁心镂舌 | 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 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镂舌,比辞而道,安可见乎?” |
qí xīn dí lǜ齐心涤虑 | 同“斋心涤虑”。 | |
xīn líng shǒu qiǎo心灵手巧 | 心和手都非常灵巧。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能力。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栖真》:“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 |
xīn cháng gěng duǎn心长绠短 | 喻力不从心。 | 明·何景明《古井篇》:“百丈寒泉尚堪饮,心长绠短空愁立。” |
lì bù fù xīn力不副心 | 副:符合。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 唐·无名氏《阴德传·韦判官》:“何幸明灵俯降,但揣微贱,力不副心,荀可施于区区,敢不从命。” |
mǎn huái xìn xīn满怀信心 | 心中充满自信心。 | 曲波《林海雪原》:“战士们满怀信心地要走这条三关道。” |
hán xīn xiāo zhì寒心销志 | 亦作“寒心消志”。形容担心忧虑。 | 汉·邹阳《上书吴王》:“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
shēn yáo xīn ěr身遥心迩 | 犹言身远心近。 | 元·王德信《西厢记·泥金报捷》:“小生身遥心迩,恨不得鹣鹣心翼,邛邛并躯。” |
shū xīn fú yì输心服意 | 犹言真心顺从。 | 《快心编初集》第四回:“然说到要做会讨采,却无人便肯输心服意,也有回的,也有许的,也有求减的,也有应承了原不与的。” |
sān xīn èr yì三心二意 |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
xīn bìng nán yī心病难医 | 医:医治。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9卷:“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 |
cuò xīn jī lǜ措心积虑 | 犹言处心积虑。谓长久考虑在心。 | 宋·何坦《西畴常言》:“逮迹其自为,则因循惰弛,罕克自强,措心积虑,甘心为小人,而不以为病。” |
nù cóng xīn tóu qǐ,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xīn gū yì qiè心孤意怯 | 谓心虚而胆气不壮。 |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士卒本将,一朝相失,心孤意怯,难以有功。” |
fù xīn xiāng zhào腹心相照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这相知只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
chèn xīn mǎn yì称心满意 | 称心如意。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
xīn dī yì jǔ心低意沮 | 情绪消极低沉。 | 汉·申屠蟠《为侯氏女玉奏记外黄令》:“今闻玉幽执牢槛,罪名已定,皆心低意沮,怅恨长叹。” |
jǐn xīn xiù kǒu锦心绣口 | 锦、绣:精美艳丽的丝织品。心里口中都像锦绣一样的绚丽多彩。形容文思巧妙;满腹文章;词藻华丽;才华横溢。 | 唐 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
xī xīn bì lì悉心毕力 | 悉心:尽心;毕力:尽力。竭尽智慧和力量。 | 汉·蔡邕《杨太尉碑铭》:“乃及伊公,克光前矩,悉心毕力,胤其祖武。” |
xīn níng xíng shì心凝形释 | 精神专注,达到忘形的境界。 | 《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 |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得于心应于手 | 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
diào dǎn tí xīn吊胆提心 | 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
xīn fán lǜ luàn心烦虑乱 | 同“心烦意乱”。 | 汉·蔡邕《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臣是以宵寝晨兴,叩膺增叹,心烦虑乱,喘呼息吸。” |
tòu xīn liáng透心凉 | 指十分失望。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5回:“把叔宝说个透心凉,只得改口道:‘二位贤弟,若是这等多心,大家同去就罢了。’” |
kùn xīn héng lǜ困心衡虑 | 心意困苦,思虑阻塞。表示费尽心力,经过艰苦的思考。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yuè xīn yú mù悦心娱目 | 悦:愉快,喜悦。使眼睛感到舒适,使心情感到欢娱。指看见美好的事物感到身心愉快。 | 清·郑燮《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吾弟为文,须想春江之妙境,挹先辈之美词.令人悦心娱目,自尔利科名,厚福泽。” |
xīn xù bù níng心绪不宁 | 宁:安宁,安定。焦急不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朕心绪不宁,教汝等且退,何故又来!” |
chǔ xīn jī lǜ处心积虑 | 处心:存心;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指存心很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 《穀梁传 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
sān xīn liǎng yì三心两意 | 见“三心二意”。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九阿姐,你休得三心两意。” |
tóng xīn guì mù鉥心刿目 | 犹言呕心沥血。 | 明·李东阳《同年祭亨父文》:“当其鉥心刿目,出鬼入神,傲睨一世,前无古人。” |
zhuān xīn xiàng gōng专心向公 | 一心为公,不怀私心。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不结交援,专心向公。” |
sù duǎn xīn cháng皦短心长 | 同“发短心长”。 | |
jīng xīn dào dǎn惊心悼胆 |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 清 章炳麟《新方言 释言》上卷:“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
diāo xīn kè shèn雕心刻肾 | 同“雕肝琢肾”。 | 明·胡应麟《诗薮·六朝》:“诗文不朽大业,学者雕心刻肾,穷昼极夜,犹惧弗窥奥妙。” |
chèn xīn mǎn yuàn称心满愿 | 称心如意。 |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俺两个得成双,称心满愿。” |
xīn tóu zhuàng lù心头撞鹿 |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回:“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 |
ǒu xīn lì xuè呕心沥血 |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 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jí chǔ dǎo xīn急杵捣心 | 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 清·钱谦益《答王子一秀才论文》:“论仆晚年之文字,颛,好骂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捣心者累日。” |
xīn zhé shǒu kěn心折首肯 | 心折:佩服;首肯:点头同意。心中信服,并点头同意。形容钦佩赞许到了极点。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谭孝移品行端方,素来的好处,说个不啻口出。东宿闻之心折首肯。” |
yī cùn chì xīn一寸赤心 | 同“一寸丹心”。 | 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存赤心惟报国。” |
mù jiāo xīn tōng目交心通 | 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 | 宋·无名氏《鬼董》第二卷:“卜居西湖,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艳冶而慧,始见犹自匿,稍久,目交心通。” |
rén xīn huáng huáng人心皇皇 | 见“人心惶惶”。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 |
xīn shàng xīn xià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巴金《家》二三:“觉新连忙到房里去把信写好,叫袁成送去。但是这也还不能使众人安心。众人还是心上心下的,害怕送信的袁成还没有回来,一连兵就开进来了。” |
xīn bù yóu jǐ心不由己 | 不出于自己的本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凤姐自和她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己的满口应了出去。” |
zāng xīn làn fèi赃心烂肺 | 形容心肠肮脏卑劣。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那样赃心烂肺的,爱管闲事嚼舌头的人,吵嚷到那府里去,背地嚼舌,说咱们这边混帐。” |
xīn fù zhī hài心腹之害 | 心腹:比喻要害。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患。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 |
kè jiān yī xīn克肩一心 | 指能一心以事君。 | 语出《书 盘庚下》:“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孔传:“用布示民必以德义,长任一心以事君。” |
bái shuǐ jiàn xīn白水鉴心 |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 |
juàn juàn zhī xīn眷眷之心 | 眷眷:爱恋。依恋不舍之心。 |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下》:“既定汉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岂有异哉。” |
shì yǔ xīn wéi事与心违 | 同“事与原违”。 | 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
chéng yì zhèng xīn诚意正心 | 诚:真心实意;正:纠正。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 |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
gōng xīn wèi shàng攻心为上 |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 晋 习凿齿《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
mù tiǎo xīn yǔ目窕心与 | 眉目传情,内心相许。 | 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
láo xīn kǔ sī劳心苦思 | 费尽心机,苦思焦虑。 | 明·赵弼《梦游番阳彭蠡传》:“竞虚名,夺浮利,日夜劳心苦焦思。” |
pōu xīn chè gān剖心坼肝 | 比喻忠诚不二。 | 《史记 鲁仲连邹阳传》:“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
xīn lǚ zhǎo yá心膂爪牙 | 膂:脊骨;爪牙:近卫武臣。指亲近武臣。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入作心膂,出为爪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