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命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ài cái rú mìng爱财如命 |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
xìng mìng jiāo guān性命交关 | 交关:相关。形容关系重大,非常紧要。 | 清 夏纶《杏花村 监闹》:“此事是你我性命交关的事。” |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 | 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一生执意,路见不平,但要去相助,人都呼小弟作‘拼命三郎’。” |
mìng rǎn huáng shā命染黄沙 | 染:沾上。身体挨上黄沙。指死亡。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倘若大限来到,身归泉世,命染黄沙,如何留得?” |
tóng chuán hé mìng同船合命 | 比喻处境相同,利害相关。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2回:“一齐扯住了宗爷的衣服道:‘老元戎,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合命的。’” |
lín wēi zhì mìng临危致命 | 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
xiào lǚ mìng chóu啸侣命俦 | 指召唤同伴。 | 三国魏嵇康《赠史秀才入军》诗:“鸳鸯于飞,啸侣命俦,朝游高原,夕宿中洲。” |
tú cái hài mìng图财害命 | 图:谋取。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如今将俺主人摆布死了,故意将这绣鞋揣在怀里,正是你图财致命,便待干罢。” |
jiàng zài jūn,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yìng tiān shòu mìng应天授命 | 顺应天意,承受天命。 | 唐·韦绚《嘉话录》:“乃知圣人应天授命,享国年深,岂是徒然!” |
shēn jiā xìng mìng身家性命 | 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身家性命,都在权奸掌握之中。” |
lè dào ān mìng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
dá guān zhī mìng达官知命 | 达观:旧指一切听其自然,也指看得开。知命:旧指知天命,想念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安排,无。 | |
xìng mìng yōu guān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八章:“我怎么忘记了沈昆铜,忘记了城外的抗清义师,忘记了我正在做着性命攸关的勾当!” |
sǐ yú fēi mìng死于非命 | 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
bù fù kān mìng不复堪命 | 指无法再活下去。 | 《后汉书 庞参传》:“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田畴不得垦辟,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因穷,无望来秋。百姓力屈,不复堪命。” |
zhòng qì qīng mìng重气轻命 | 同“重义轻生”。 | 三国·魏·曹植《七启》:“是以雄俊之徒,交党结伦,重气轻命,感分遗身。” |
wéi mìng shì tīng唯命是听 |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
fú qīng mìng bó福轻命薄 | 指没福消受,短命。 | |
fǔ shǒu tīng mìng俯首听命 | 俯:低下;首:头;脑袋。低着脑袋听从命令。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 | 汉 焦赣《易林 兑之否》:“俯伏听命,不敢动摇。” |
lín wēi shòu mìng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rén mìng wēi qiǎn人命危浅 | 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 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zhī mìng ān shēn知命安身 | 命:命运。服从命运,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 | 元·无名氏《滓范叔》第一折:“量范雎是一愚瞽之夫,则可待时守分,知命安身,未敢希望功名也。” |
tiān mìng yǒu guī天命有归 | 天命:上天的意志;归:归宿。上天所安排的归宿。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见天命有归,岂是人为。” |
qū jié rǔ mìng屈节辱命 | 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 《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sǐ shēng yǒu mìng,fù guì zài tiān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 《论语 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mìng zài zhāo xī命在朝夕 | 命:生命。生命就在早晚之间。形容生命垂危。 | 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 |
yī mìng guī xī一命归西 | 见“一命归阴”。 | 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儿,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 |
mìng zhōng zhù dìng命中注定 | 命:命运;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预先决定。旧时迷信说法;指命运早已决定了。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
shù jī mìng jiǎn数奇命蹇 | 奇:单数;数奇:命运不好;蹇:不顺利。指命运不好,事多乖违 |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数奇命蹇,遂无望于高门,日往月来,竞消声于下邑。” |
mìng lǐ zhù dìng命里注定 | 旧时迷信说法,命运早已决定安排好了。亦作“命中注定”。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这都是命里注定的,你说灵不灵!” |
zì mìng qīng gāo自命清高 | 自以为清高(命:认为;以为)。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
shě mìng bù shě cái舍命不舍财 | 情愿丢掉生命也要保住钱财。比喻过分贪财,非常吝啬。 | 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51回:“徐良就跳下房来,进了屋子,把十两银子收在兜囊之内,说:‘俺老西舍命不舍财。’” |
mìng cí qiǎn yì命辞遣意 | 亦作“命词遣意”。运用文词表达思想。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80卷:“然亦须得其命辞遣意方可。” |
shě mìng jiù rén舍命救人 | 舍:放弃。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 | 老舍《老张的哲学》:“人家有急事,咱拉着他跑,这不是舍命救人!” |
yī wén rú mìng一文如命 | 见“一钱如命”。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啬细非常,一文如命。” |
pí yú bēn mìng疲于奔命 | 疲:疲乏;劳累;奔命:奉命奔走。原指因奉命到处奔走;精疲力竭。后指忙于奔走应付;非常疲劳。也形容事情繁多;忙得精疲力尽。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 |
mín bù kān mìng民不堪命 | 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二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
tīng tiān ān mìng听天安命 | 听:任凭;命:命运。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 巴金《秋》:“也说不上满意,这不过是听天安命罢了。” |
bó mìng jiā rén薄命佳人 |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元·洪希文《书美人图》:“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 |
xíng gū jì mìng讬孤寄命 | 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 | |
tīng tiān wěi mìng听天委命 | 听:任凭;命:命运。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 明·屠隆《彩毫记·汾阳报恩》:“我们学道之人听天委命,不可怕死。” |
cí bù huò mìng辞不获命 | 谓辞谢而未获允许。 | 《庄子·天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
gǒu quán xìng mìng苟全性命 | 苟:苟且,姑且。苟且保全性命。 |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duǎn shòu cù mìng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叶圣陶《线下 外国旗》:“寿泉这家伙只会对我发脾气,只会说几句短寿促命的话,真个临到紧要关头,他连心窍都塞住了。” |
shù shǒu tīng mìng束手听命 | 拱手听从命令。 | 宋·陈亮《酌古论·马燧》:“三镇平,则淄青之胆破矣。命一辩士持天子之诏往谕之,彼安得不束手听命哉!” |
yī mìng guī yīn一命归阴 | 指死亡。 |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9回:“兰生一铜人横扫过去,打着穆春腰肋,一命归阴。” |
fǔ shǒu shòu mìng俯首受命 | 俯:低下;首:头。形容人驯服顺从的样子。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2回:“欲使悍将骄兵,俯首受命,宁非痴人说梦乎?” |
lè tiān rèn mìng乐天任命 | 犹言听天由命。 | 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像这样乐天任命的民族,我们将如之何呢?” |
yuán qiān mìng jiǎn缘悭命蹇 | 缘:缘分。悭:吝俭,欠缺。蹇:不顺利。缘分浅薄,命运不好,。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余庆记·深闺幽思>》:“何时得见郎,恨缘悭命蹇。” |
gǒng shǒu tīng mìng拱手听命 |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 《明史 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
fèng mìng chéng jiào奉命承教 | 奉:敬受;承教:接受教诲。指奉行命令,接受教诲。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臣自以为奉命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
tīng tiān yóu mìng听天由命 |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 | 清 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
bú dé mìng不得命 | 未获允许,即推辞不掉。 | |
xiāng yǔ wéi mìng相与为命 | 相互依赖,维持活命。 | 宋·陈亮《祭蔡行之母太恭人文》:“夫君既没,整齐家道,母子相与为命。” |
zhì mìng yī cān致命一餐 | 舍弃生命,报答一餐饭的恩情。泛指舍死报恩。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 |
shù shēn shòu mìng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
mìng tú duō chuǎn命途多舛 |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 唐 王勃《滕王阁饯别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
le shēn tuō mìng了身脱命 | 犹言摆脱尘世羁绊,自由自在。 |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如今不遭王法,不受刑罚,至如我指空说慌瞒咱,这一场了身脱命亏他。” |
cháng mìng fù guì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旧唐书 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 |
xīn rán mìng bǐ欣然命笔 | 欣然:喜悦的样子;命笔:用笔。高高兴兴地提笔写作。 |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序:“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
lín wēi xiào mìng临危效命 | 效:献出。面对危难,勇于献出自己生命。 | 宋·欧阳修《谢复龙图阁直学士表》:“徒因学古之勤,粗识事君之节,苟临危效命,尚当不顾以奋身,况为善无伤,何惮竭忠而报国。” |
xiū duǎn yǒu mìng修短有命 | 修:长;命:天命。人的寿命长短是由天注定的。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 |
lè tiān zhī mìng乐天知命 | 天:天命;天的意志;命:命运。以听任命运的安排为快乐;并安于自己的处境。这是古代宿命论的思想。 |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
xiāng yī wéi mìng相依为命 | 依:依靠;为命:为生;过日子。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 晋 李密《陈情事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zhī mìng bù yōu知命不忧 | 识天命者无忧虑。 |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
sǐ shēng yǒu mìng死生有命 | 指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 |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wéi mìng shì tīng惟命是听 | 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谓绝对服从。 | 西汉·司马迁《越王勾践世家》:“今君王举玉趾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 |
liǎo shēn dá mìng了身达命 | 佛家用语,意思是对一生命运归宿看得开,无牵挂,超凡出世。亦指安身的地方。 | 元 石德玉《曲江池》第三折:“人问道亚仙的今世今生,则俺那郑元和可甚么了身达命。” |
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恭敬不如从命 | 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 宋 赞宁《笋谱 杂说》:“姑闻而后悔,倍怜新妇。故又谚曰: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 |
yǐ cǐ wéi mìng倚此为命 | 靠它作为生命的支柱。 | |
wēi zūn mìng jiàn威尊命贱 | 威:威力。法令尊严、生命贱微,指军令如山倒,宁可牺牲生命,不得抗令。 | 唐·李华《吊古战场》:“法重心骇,威尊命贱。” |
qí mìng wéi xīn其命维新 | 命:天命;维:乃。指承受的天命是新的。比喻国运昌盛,气象一新。 | 《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xìng mìng guān tiān性命关天 | 犹言性命交关。 | 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出了差错,性命关天。王姑娘,叩头接旨吧。” |
xiāng yǐ wéi mìng相倚为命 | 倚:依赖。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 宋·陆游《青阳夫人墓志铭》:“平生相倚为命兮,未尝轻去吾亲之傍。” |
lè tiān ān mìng乐天安命 | 见“乐天知命” | 巴金《春》:“连她这个乐天安命的年轻姑娘现在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倒是觉新料想不到的。” |
tiān mìng yōu guī天命攸归 | 天命:上天的意志。攸:所。归:归宿。旧指上天预先安排好的归宿。因常指改朝换代,将有新君主出现。亦作“天命有归”。 | |
lín wēi shòu mìng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fèn bù gù mìng奋不顾命 | 犹奋不顾身。 | 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励义勇,奋不顾命。” |
tóng mìng yùn gòng hū xī同命运共呼吸 | 形容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 |
miàn mìng ěr xùn面命耳训 | 命:训诫。提着耳朵当面告诉他。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要求严格 | 郭沫若《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评》:“而对于秦始皇,也俨然就像在面命耳训的一样。” |
gǎn bù tīng mìng敢不听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齐侯次于虢,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听命!’” |
cǎo jiān rén mìng草菅人命 |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
tīng mìng yóu tiān听命由天 | 听:任凭;由:顺随。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不若放宽了心度日去,听命由天。” |
hán háo mìng jiǎn含毫命简 | 毫:毛笔;简:古代写字的竹片。嘴里叼着笔,桌上摆好纸。指准备动手写作。 | 孙中山《心理建设》第三章:“试一问此超越欧美之中国文学家果有能心知作文之法则,而后含毫命简者乎?” |
qióng dá yǒu mìng穷达有命 | 穷:不得志;达:在事业上通达。不得志和通达都是命中注定。 | 汉·荀悦《汉纪·平帝纪》:“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 |
huò fú yǒu mìng祸福有命 | 旧时迷信认为,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都是命中注定的。 | 宋·陆游《谢曾侍郎启》:“祸福有命,岂其或置于胸中。” |
shùn tiān yìng mìng顺天应命 | 顺:依顺,顺从;命:天命。顺应天意,遵从天命。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大君代天司命,君命即是天命,天命所在,便是条意外的岔路,顺天应命,安知非福?” |
yú qiáng bì mìng逾墙避命 | 逾:越过。战国初魏人段干木回避魏文侯的征召。越墙逃跑,回避被征召。泛指隐士拒绝出仕。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乔玄传》:“段干木逾墙而避文侯之命。” |
fèng mìng wéi jǐn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明 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
tóng zhōu gòng mìng同舟共命 | 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二回:“占光又催着道:‘我们此刻,统共一十四个人,真正同舟共命,务求大家想个法子,脱了干系才好。’” |
mìng cí qiǎn yì命词遣意 | 见“命辞遣意”。 | 王闿运《郭新楷传》:“军檄笺启,日有百数,新楷命词遣意,轻重悉宜。” |
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答,就是为利了,岂是老汉的本念!” |
gé mìng fǎn zhèng革命反正 | 变革天命,使之恢复正常。借指改朝换代。 | 《周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
dá rén zhī mìng达人知命 |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 唐·王勃《滕五阁序》:“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
ān zhī ruò mìng安之若命 |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
jiàn wēi shòu mìng见危授命 |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
fāng mìng pǐ zú方命圮族 | 方命:违命;圮族:危害族人。指不遵从法纪命令,危害同族的人。比喻民族败类。 | 《尚书·尧典》:“吁!咈哉,方命圮族。” |
jiā rén bó mìng佳人薄命 | 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 宋 辛弃疾《贺新郎 送杜叔高》:“自昔佳人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
mìng ruò xuán sī命若悬丝 | 比喻生命垂危。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