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珣的诗 >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五代]:李珣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识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多么仰慕当年的范蠡,他的志向本就在青山绿水、烟雾云霞之中,吴亡越兴,功成名就时隐姓埋名,寄身于太湖的烟波浩渺之中。纵情山水,寄兴风月。云水中驾一叶扁舟,把酒吟诵,其乐融融。此时此刻,才知道自由的可贵,身心两忘是多么的难得。

与繁花似锦的小岛为邻,和自由飞翔的鸥鸟做伴,多年不见那追逐利禄的豪商巨宦,早已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怎不暗自庆选择了这飘飘欲仙的隐居生活。

注释

烟霞:云气,多泛指山林、山水,这里指归隐之所。唐·李群玉《送人隐居》诗:“平生自有烟霞志。久欲抛身狎隐沦。”

隐沦:隐姓埋名。沦之意为“没”。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诗:“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功成”句:用越王勾践灭吴后,大夫范蠡功成身退、隐迹五湖的故事。五湖:太湖。

一叶:形容船小如树叶。

鸥作侣:与鸥为伴,这里指栖身世外、忘怀得失的隐居生活。《列子·黄帝》载,有人爱好鸥鸟,不存机心,鸥鸟亦乐于亲近。

深处:深居简出。

经年:年复一年。

市朝:偏义复词,指朝堂。市,交易买卖的场所。朝,官府治事的处所。后以市朝多指争名夺利的场所。

希夷:无声为希、无色为夷,犹言虚寂玄妙。《老子》:“视之不见名目夷,昕之不闻名日希。”河上公注:“无色日夷,无声日希。”萧统《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镄仰。”柳宗元《愚溪诗序》:“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微妙旨:精微玄妙的义旨。

潜喜:心中暗喜,发自衷心的喜悦。

荷衣蕙带:荷叶制成的衣服,香革制成的带子。代称隐士衣服。屈原《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

绝:摆脱,不沾染。

纤尘:微尘,这里指俗世。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鉴赏

赏析

李珣也曾写过一些隐逸之词,如《渔父》、《渔歌子》等。这首《定风波》是借范蠡事以明己志。范蠡亡吴霸越之后,功成身退,乘一叶扁舟泛游于五湖之上,啸傲风月于山水之间,过着隐逸生活。作者对他深怀仰慕之情,认为其人高洁无上。词的开头即点明他志在烟霞,仰慕隐沦,赞颂范蠡,也是表达自己的心愿。次句是说范蠡功成身退,泛游五湖,饱赏湖上春光。接句续写退隐之乐,一叶扁舟,徜徉湖上,舟中饮酒吟诗,其乐融融。“云水”二字概括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令人陶醉。这时便深切地意识到无官一身轻的愉悦。这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

下片继续写隐逸之乐。与“花岛”为邻,鸥鸟为伴,隐居于奇山异水的幽深之处,生活是何等的安闲恬适。在这里长年看不见追名逐利的流俗之辈。可以说这里已经进入了老子所说的“希夷”的微妙境界了。果真能得到老子所说的微妙之道,心中怎能不暗暗自喜。结句“荷衣蕙带绝纤尘”,又用神的服饰,比喻隐者的高洁和一尘不染,大有飘飘欲仙的况味。

全词表现仰慕隐沦,申明作者抱有与范蠡同带的烟霞之志。范蠡归隐是在功成之后,见越王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之同安乐,便毅然退隐。而李珣“以秀才豫受宾贡,事蜀主衍”,未能立功,即遭亡国之痛。两人同是退隐,却心境不一。此词纯用白描,直抒胸臆,与作者所写的风土词不一样,在“花间”词里也属罕见。

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同光三年(925)前蜀被灭亡后,诗人身上发生了由魏阙向江湖的转变。既隐逸,就自然以道家避世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于是写下此词直抒胸臆地把归隐思想和盘端出,以表示自己“志烟霞”“慕隐沦”的志趣。  

李珣简介

五代·李珣的简介

李珣

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 李珣的诗(17篇)

猜你喜欢

梦武昌

元代揭傒斯

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

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

鼓角沈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

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


早晴至报恩山寺

宋代文同

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

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

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从登香炉峯诗

南北朝鲍照

辞宗盛荆梦,登歌美凫绎。

徒收杞梓饶,曾非羽人宅。

罗景蔼云扃,沾光扈龙策。

御风亲列涂,乘山穷禹迹。

含啸对雾岑,延萝倚峰壁。

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霜崖灭土膏,金涧测泉脉。

旋渊抱星汉,乳窦通海碧。

谷馆驾鸿人,岩栖咀丹客。

殊物藏珍怪,奇心隐仙籍。

高世伏音华,绵古遁精魄。

萧瑟生哀听,参差远惊觌。

惭无献赋才,洗污奉毫帛。


高邮雨泊

清代王士祯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代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

南北朝何逊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

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

清代龚自珍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村行

唐代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早渡淮诗

隋代杨广

平淮既淼淼,晓雾复霏霏。

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晖。

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

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

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


木兰花慢·太湖纵眺

清代洪亮吉

眼中何所有?三万顷,太湖宽。纵蛟虎纵横,龙鱼出没,也把纶竿。龙威丈人何在?约空中同凭玉阑干。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

更残,黑雾杳漫漫,激电闪流丸。有上界神仙,乘风来往,问我平安。思量要栽黄竹,只平铺海水几时干?归路欲寻铁瓮,望中陡落银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