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泉

[明代]: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夜泉”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晚雪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

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注释

结:凝结。

“夜泉”鉴赏

赏析

这首小诗,必须反复吟味,才会觉得意趣深长。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现了山的寂静和生机。整首诗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写。

这幅幽静的山泉夜景,在诗人笔下充满了活力,一石一水,生气勃勃,情趣盎然。“山白鸟忽鸣”,应是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化出,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把山岭照得白皑皑,而月光照进鸟巢,使鸟儿惊诧,鸣叫起来。清静的山丘传来鸟叫,更显幽美。次句既所所感,也点明秋天的时令。霜天月夜,石块单是看都有冰冷的感觉,而且仿佛秋霜都要冷得凝结了,暗地里还是照应一个“白”字。最后二句,写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仿佛净化了,顿时变成一溪白雪。诗人笔下的山、鸟、石、泉,在优美的月色下,融成一幅绝色的图画:幽静,清冷,空明,爽洁。正是这是白色的基调,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气氛。

诗题为《夜泉》,主要写的却是对月色中的山水景物的感觉。“山白”是山在月光沐浴下呈现的色调。一声鸟鸣划破寂静,反而更衬托出寂静,正像王籍所描绘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山白而鸟忽鸣,不管两者有无联系,总让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没写月,但诗人已向我们暗示了月光,下面的景色都由此而生。

“石冷霜欲结”,表现出视觉引起的对触觉的联想。清幽的月色洒在石头上泛起一片冷光,青白青白的像是要凝作霜花。这一句写得非常虚,由月色在石上的反光产生冷的感觉,同时又由冷和白色幻化出霜的想像,作者在此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人置身于朗月的清辉中,山看上去是白的,石也泛着冷光像要结霜,而石下的泉水呢,被月华映照,银光闪烁,简直像是一片雪。古人写夜泉的诗句很多,因为是在夜里,一般都用听觉来表现它,写它的淙淙流声。而本诗的作者却独从视觉来表现它,不能不说是别出心裁的艺术创造。雪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暗应上文的“冷”、“霜”,承接十分自然,作者的心思绵密由此可见。

袁中道简介

明代·袁中道的简介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袁中道的诗(1篇)

猜你喜欢

夜泉

明代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清代纳兰性德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三绝句

唐代杜甫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送江水曹还远馆

南北朝谢朓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清代郭麐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

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四时

魏晋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五代李煜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宴词

唐代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题浔阳楼

唐代白居易

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过阴山和人韵

元代耶律楚材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倾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宜,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