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温庭筠的诗 > 原隰荑绿柳

原隰荑绿柳

[唐代]:温庭筠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

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

新莺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原隰荑绿柳”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旷远原野上春光来得早,晴天下江上杨柳长满堤。

掸开尘埃生出嫩绿之色,拨开雪花可见柔软嫩芽。

碧玉似的柳芽还很短小,金黄色的柳丝尚未长齐。

冷风吹来杨柳摆弄腰肢,有如春闺人眉间生情意。

恐怕狂妄之人胡乱攀折,望引高雅之客心欢情迷。

初春的啼莺将要出幽谷,应当可借得一枝来栖息。

注释

原隰(xí):广平与低湿之地。荑(tí):初生的茅草芽。原隰荑绿柳:题出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

迥(jiǒng)野:指旷远的原野。韶(sháo)光:美好的时光。此指春光。⑶柳满堤:一作“映柳堤”。晴川:晴天下的江面。晋袁峤之《兰亭诗》之二:“四眺华林茂,俯仰晴川涣。”

拂尘:掸除尘埃。

柔荑:指柔软初生的白茅嫩芽。牙:指柳树的嫩芽。

缕:指柳丝。

寒吹:冷风。

春闺:女子的闺房。

⑽狂夫:无知妄为的人。

⑾逸客:超逸高雅的客人。

⑿新莺:初春的啼莺。

出谷:从幽谷出来。常喻指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一枝栖:比喻栖身于极小的地方。语出唐刘餗《隋唐嘉话》。

“原隰荑绿柳”鉴赏

创作背景

此诗《文苑英华》卷一八八编入“省试”类。明曾益撰,清顾予咸、顾嗣立补撰《温飞卿诗集笺注》卷九据《文苑英华》补入,注云:“此省试题也。”其创作时间不详。  

温庭筠简介

唐代·温庭筠的简介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温庭筠的诗(34篇)

猜你喜欢

送江水曹还远馆

南北朝谢朓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宋代潘牥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雨后丹凤门登眺

金朝元好问

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

长虹下饮海欲竭,老雁叫群秋更哀。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

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


经炀帝行宫

唐代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北芒客舍诗

魏晋刘伶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

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

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

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

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清代纳兰性德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忆秦娥·湖天阔

清代黄景仁

湖天阔,清湘望断三更月。三更月,猿声是泪,鹃声是血。

曲终数点烟鬟没,此间自古离愁窟。离愁窟,几丛斑竹,临江犹活。


淮上与友人别

唐代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

清代纳兰性德

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闲看燕子教雏飞。

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湔裙谁独上渔矶。


途次宿友人别墅

五代谭用之

千里崤函一梦劳,岂知云馆共萧骚。半帘绿透偎寒竹,

一榻红侵坠晚桃。蛮酒客稀知味长,蜀琴风定觉弦高。

感君岩下闲招隐,细缕金盘鲙错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