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里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bǎi lǐ tiāo yī百里挑一 | 在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相貌或才能特别突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
chā yǐ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mèng lǐ nán kē梦里南柯 | 南柯:指槐树的南枝。比喻一场美梦。 | 元·王实甫《西厢记·夫人停婚》:“他实在咽不下玉液金波,谁承望月底西厢,变做了梦里南柯。” |
yú ròu xiāng lǐ鱼肉乡里 | 鱼肉:比喻受宰割;乡里:地方上的老百姓。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肉一样任意宰割。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
jiā cháng lǐ duǎn家常里短 | 犹“家长里短”。 | 老舍《全家福》第三幕:“今天是星期天,咱们就作为是坐在茶馆,谈谈家常里短,请把事情告诉我吧!” |
qiān lǐ é máo千里鹅毛 | 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5回:“今日华诞,特备的几件菲仪,聊表千里鹅毛之意。” |
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lǐ tán xiàng yì里谈巷议 | 里:乡里、邻居。邻里街巷间人们的议论谈说。指民间的议论。 | 宋·曾敏行《独醒杂说·附录》:“上自朝廷典章,下至稗里杂家,里谈巷议,无不记览。” |
wàn lǐ tiáo tiáo万里迢迢 | 形容路程很遥远。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女家贫,人口众,万里迢迢,何以当此。” |
wàng biǎo zhī lǐ望表知里 | 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 唐·杨炯《从甥梁锜墓志铭》:“穆天子羽陵之籍,莫不因条报叶,望表知里。” |
è shì chuán qiān lǐ恶事传千里 | 恶事:坏事,丑事。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居,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
wú jiā qiān lǐ jū吾家千里驹 | 千里驹:日行千里的马。我家的千里马。夸赞自家优秀的子侄。 | 《晋书 符朗载记》:“坚尝目之曰:‘吾家千里驹也。’” |
qiān lǐ kuì liáng,shì yǒu jī sè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 馈:赠送。缺粮时从千里之外送来,难免士兵挨饿。比喻远粮不解近饥,远水不解近渴。 | 郑观应《盛世危言·恳荒》:“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虽有精兵名将,又岂能不饮不食。” |
lěng guō lǐ bào dòu冷锅里爆豆 | 比喻本已平息的纠纷,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 | 林斤澜《满城飞花》:“沉默了仿佛一个黑夜,冷锅里爆豆般说道:‘我不上学了。’” |
lǐ yìng wài hé里应外合 | 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与里面接应相结合。 | 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里应外合擒拿他,有何不可也。” |
shuǐ lǐ nà guā水里纳瓜 | 把瓜捺在水里,放手便浮起。形容不能容纳。 |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
qiān lǐ jì é máo千里寄鹅毛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同“千里送鹅毛”。 | 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
qiān lǐ sòng é máo千里送鹅毛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 《路史》:“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
wèng lǐ xī jī瓮里醯鸡 | 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 |
lǐ wài jiā gōng里外夹攻 |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 《新五代史 吴越世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人败之。” |
xī jī wèng lǐ醯鸡瓮里 | 醯鸡:酒瓮里生的一种小虫子。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 宋·黄庭坚《演雅》诗:“老蚌胎中珠是贼,醯鸡瓮里天儿大。” |
yī cháo qiān lǐ一朝千里 | 犹一日千里。 | 唐·曹唐《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诗之三:“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
yún chéng wàn lǐ云程万里 | 形容前程非常远大。 | 清·陈朗《雪月梅》第四回:“蒋士奇道:‘可喜!可喜!将来云程万里,正未可量。’” |
hù wéi biǎo lǐ互为表里 | 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乙为甲的外表;甲为乙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 晋 陈寿《三国志 董允传》:“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 |
wàn lǐ cháng zhēng万里长征 | 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 | 唐 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bù zhī jiù lǐ不知就里 | 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 |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四卷:“你寻思,甚做处,不知就里,直恁冲冲怒?” |
dī lǐ dā lā滴里耷拉 | 物体下垂的样子。 | |
háng jiā lǐ shǒu行家里手 | 精通这种业务的人。里手:内行人。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批评东西的毛病,说那东西的出处,着实是个行家。” |
xià lǐ bā yīn下里巴音 | 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 |
yí rì qiān lǐ一日千里 | 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fēng hóu wàn lǐ封侯万里 | 封:古代帝王分封部下;封侯:立功而得功名;万里:指边远地区。在边疆立功以求功名。形容志向高远,气度非凡。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
lǐ chǒu pěng xīn里丑捧心 | 指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 | 庄周《庄子 天运》:“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
qiān lǐ chún gēng千里莼羹 | 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味道鲜美,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
àn lǐ shǐ jìn暗里使劲 | 指人暗中用力干什么事。 | |
bù kě yǐ dào lǐ jì不可以道里计 | 计:计算。不能用里程来计算。形容程度相差很大。 | 章炳麟《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最有学问的人,就是周秦诸子,比那日本的物茂卿、太宰纯辈,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 |
yī háo qiān lǐ一毫千里 | 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 语出《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 |
pí lǐ mó wài皮里膜外 | 膜:人或动物体内薄皮组织。比喻相交太浅。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如今同了你,虽见了太尊一面,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账,有什么意思?” |
dù lǐ lèi xià肚里泪下 | 眼泪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说不出。 | 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里泪流。” |
hào yuè qiān lǐ皓月千里 | 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
yī jǔ wàn lǐ一举万里 | 见“一举千里”。 | 《晋书·慕容盛载记》:“当如鸿鹄高飞,一举万里,不可坐待罟网。” |
mián lǐ cáng zhēn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
zuǒ lín yòu lǐ左邻右里 | 见“左邻右舍”。 | 欧阳山《苦斗》五十八:“左邻右里的贫苦农民带着红糖、生姜、糯米……来探望她。” |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 先秦 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yǎn lǐ róu bù xià shā zǐ眼里揉不下沙子 | 比喻对坏人坏事不能容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奶奶宽洪大量,我却眼里揉不下沙子去。” |
yī xiè wàn lǐ一泻万里 | 见“一泻千里”。 | 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时而显现,时而潜伏,时而迂回旋绕,蓄势不前,时而急转直下,一泻万里。” |
fēng lǐ yáng huā风里杨花 | 像风中的杨树花漂浮不定。比喻事物或事情的发展变化不定。 | 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恰便似风里杨花,水上幻泡。” |
qiào lǐ cáng dāo鞘里藏刀 | 刀室中藏着利刀。比喻暗藏杀心。 | |
yún duān lǐ kàn sī shā云端里看厮杀 | 厮:互相。站在天空的云里看下面的人互相砍杀。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云端看厮杀,毕竟孰输赢?” |
miù yǐ qiān lǐ谬以千里 | 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 | 鲁迅《华盖集 十四年的“读经”》:“反对者们以为他真相信读经可以救国,真是‘谬以千里’了!” |
yuǎn zài qiān lǐ,jìn zài mù qián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 认为远的话就远在千里,认为近的话就近在眼前。指对事物的看法,依人的主观认识而转移。也指要寻找的事物就在眼前。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0回:“素臣喜道:‘厅上所贴的对联,有刘夏文臣四字,不知所谓,毕竟指著何人。’玉麟笑道:‘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
sǐ lǐ qiú shēng死里求生 | 同“死中求生”。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合我师傅父女两人,费了无限精神,成全得我转祸为福,死里求生,重归故里。” |
pí lǐ chūn qiū皮里春秋 |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 《晋书 褚裒传》:“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
biǎo lǐ wéi jiān表里为奸 | 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王虎谷封事》:“王虎谷为祠祭郎中,以太监李广交结寿宁侯表里为奸,特疏请斩广以谢宗庙。” |
jiē qián wàn lǐ阶前万里 | 远在万里之外,犹如近在眼前。比喻相隔虽远,却象在眼前一样。 | 《资治通鉴·唐纪·宣宗大中十二年》:“卿到彼为政甚善,朕皆知之,勿谓其远!此阶前万里也。” |
jìng lǐ guān huā镜里观花 | 镜子里头看花。指虽看得见,却得不到或摸不着。 | 元 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
xiù lǐ qián kūn袖里乾坤 | 乾坤:指天地。袖中藏有天地。比喻离奇的幻术。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大仙把玉薼左遮右挡,奈了他两三回合,使一个‘袖里乾坤’的手段。” |
bā rén xià lǐ巴人下里 | 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 南朝 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故玉微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 |
jìng lǐ cǎi huā镜里采花 | 见“镜里观花”。 | 《白雪遗音·无楼梯儿》:“竹篮子打水,镜里采花,抓不着他。” |
gǒu kǒu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 《元曲选 遇上皇》第一折:“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lǐ lǐ wài wài里里外外 | 里面和外面。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时值秋残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服穿着。” |
zhé chōng qiān lǐ折冲千里 | 冲:古代战车;折冲:摧毁敌方的战车,指抵御敌人。指军事上进行外交谈判。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谓乎?” |
wàn lǐ cháng chéng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
chǐ cùn qiān lǐ尺寸千里 | 形容登高所见,千里远景,如在尺寸之间。 |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
jǔ mù qiān lǐ举目千里 | 放眼远眺,可以见到很远之处。形容视野广阔辽远。 | 宋·刘学箕《松江哨遍》:“松江太湖,举目千里,风涛不作,水面砥平。” |
xuě lǐ sòng tàn雪里送炭 | 见“雪中送炭”。 | 唐·德行禅师《四字经·甲乙》:“雪里送炭。” |
biǎo lǐ bù yī表里不一 |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 《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
xīn lǐ yǒu guǐ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
dàn hè qiān lǐ惮赫千里 | 惮赫:威震。威震千里。形容声威极盛。 | 《庄子·外物》:“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
gē lǐ gē dā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双破草鞋。” |
mì lǐ tiáo yóu蜜里调油 | 比喻非常亲密和好。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宝玉一日家和我们姑娘好的蜜里调油,这时候总不见面了,也不知是真病假病。” |
yī jǔ qiān lǐ一举千里 | 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
bì kōng wàn lǐ碧空万里 | 万里:指面积大,距离长。形容天气晴朗。 | 权延赤《走下圣坛的周恩来 休息与娱乐》:“冰峰林立,白云徜徉其间;碧空万里,与皑皑白雪上下辉映,幻化流转着七彩光芒。” |
zhuǎn zhàn qiān lǐ转战千里 | 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 |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qíng kōng wàn lǐ晴空万里 | 晴空:晴朗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点云彩。 | 曹靖华《碧海墨林油香飘》:“这里却像中国仲秋的天气,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
cùn bù qiān lǐ寸步千里 | 寸步:指距离非常短。虽然相距只有寸步,却如同千里之隔。比喻相见非常困难。 | 唐·卢照邻《狱中学骚体》:“寸步千里兮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 |
wǔ lǐ wù zhōng五里雾中 |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
biān yuē jīn lǐ鞭约近里 | 犹言鞭辟近里。 | 宋 朱熹《答范伯崇书》:“凡事自立章程,鞭约近里,勿令心志流漫。” |
yáng qún lǐ pǎo chū luò tuó lái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 比喻在寻常的人或事物中出现了个不同寻常的人或事物。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 |
jù rén qiān lǐ拒人千里 | 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
yāo lǐ yāo qì妖里妖气 | 形容女人装束奇特、举止轻狂而不正派。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十章:“妈的,妖里妖气,看了讨厌!” |
qiān lǐ yīn yuán千里姻缘 | 很远的婚姻缘分。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 |
chì dì qiān lǐ赤地千里 |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 《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
yùn chóu wéi wò zhī zhōng,jué shèng qiān lǐ zhī wài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运:运筹;帷幄:军用帐幕;千里之外:指战场。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 |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yī rì wàn lǐ一日万里 | 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 唐 苏鹗《杜阳杂编》中卷:“且安天下用将帅,如造大舟以越沧海,其功则多,其成则大,一日万里,无所不屈。” |
qiān lǐ bù tóng fēng,bǎi lǐ bù tóng sú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 |
qíng rén yǎn lǐ chū xī shī情人眼里出西施 | 比喻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一处不美。 | 清·翟灏《能人编·妇女》:“情人眼里出西施,鄙语也。” |
tǔ lǐ tǔ qì土里土气 | 指没有见过世面,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样子。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8回:“穿着肥肥大大的花褂子,下面是宽腿儿蓝裤子,土里土气的。” |
lí tí wàn lǐ离题万里 | 离:离开;题:题目;主题;题旨;万里:泛指很远。指说话或写文章同原先要表达的主题离得很远。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
chǐ fú qiān lǐ尺幅千里 | 一尺长的画幅,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比喻外形虽小,包含的内容很多。 | 《南史 昭胄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
biǎo lǐ shòu dí表里受敌 | 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诸葛诞传》:“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 |
bì lǐ ròu shēng髀里肉生 |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
mèn zài gǔ lǐ闷在鼓里 | 被包在鼓里面。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坐井观天,闷在鼓里,怎么行?” |
yùn chóu qiān lǐ运筹千里 | 见“运筹决胜”。 | 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
jiē fāng lín lǐ街坊邻里 | 街坊:邻居。指住处邻近的人。亦作“街坊四邻”。 |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他无过是指着收生老娘和街坊邻里做证见,我已都用银子买转了,这衙门以外的事,不要你费心。” |
lǜ yī huáng lǐ绿衣黄里 | 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 |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
bǎi lǐ cái百里才 |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
péng xiāo wàn lǐ鹏霄万里 | 比喻前程远大。 | 南唐·李中《献张拾遗》诗:“献替频陈忠誉播,鹏霄万里展雄飞。” |
chā yǐ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