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将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án xìn jiàng bīng,duō duō yì shàn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qiān qí zhǎn jiàng搴旗斩将 | 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 《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
jiāng běn qiú cái将本求财 | 见“将本求利”。 |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将本求财,在家出外,诸般儿快。” |
shǐ yáng jiàng láng使羊将狼 | 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
bài bīng zhé jiàng败兵折将 | 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袁本初败兵折将。” |
jiāng yù duó zhī,bì gù yǔ zhī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欲:打算;固:通“姑”,姑且;与:给予。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jiāng yù qǔ zhī,bì gū yǔ zhī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 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
qiáng jiàng zhī xià wú ruò bīng强将之下无弱兵 | 弱:软弱。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好的部属。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强将之下无弱兵。恁样的姐姐须得恁样的梅香姐,方为厮称。” |
bīng bài jiàng wáng兵败将亡 | 兵:军队。军队打败仗,将官阵亡。形容作战失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3回:“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 |
jiàng yǒng bīng qiáng将勇兵强 | 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二折:“你道我将勇兵强有谁及,争奈待罪犯歇马在这云州地。” |
jiāng xìn jiāng yí将信将疑 | 将:又;且。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形容对事物的看法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 |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调兵遣将 | 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
chū rù jiāng xiāng出入将相 | 犹出将入相。 | 宋·欧阳修《相州尽锦堂记》:“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 |
jiàng yù liáng cái将遇良材 | 良材:本领高的人。大将遇上本领高的人。比喻两雄争斗,本领相当。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真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 |
hēng hā èr jiàng哼哈二将 | 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 | 曾朴《孽海花》第32回:“曹梦兰三字,比四金刚还要响亮,和琴楼梦的女主人花翠琴齐名,当时号称‘哼哈二将’。” |
hóu wáng jiàng xiàng侯王将相 | 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统治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 | 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
jiāng běn qiú lì将本求利 | 用本钱谋求利润。 | 元·无名氏《朱砂担》楔子:“孩儿待将些小本钱到江西南昌地面做些买卖,一来是躲避逃灾,二来是将本求利。” |
tiān bīng shén jiàng天兵神将 |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北军追赶上来,正在万分危急,猛见宋寨中一道金光射来,把风砂冲散,那些天兵神将,都乱纷纷堕落阵前。” |
jiāng qín bǔ zhuō将勤补拙 | 以勤奋弥补笨拙。 | 唐 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
sǔn bīng zhé jiàng损兵折将 | 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损兵折将,必然瞒着天子。” |
jiāng gōng zhé guò将功折过 | 同“将功折罪”。 |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既然他复杀了一阵,夺的人口牛羊马匹回来了,这等呵将功折过,饶了他项上一刀。” |
sǔn jūn zhé jiàng损军折将 | 犹损兵折将。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指作战失利。 | 元 无名氏《乐毅图齐》第一折:“不争你和他相持,损军折将,则不如紧守城池。” |
jiàng mén wú quǎn zǐ将门无犬子 | 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 |
bīng yǒng jiàng měng兵勇将猛 | 士兵勇敢,将帅勇猛。形容战斗力很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6回:“诉说宋江等兵勇将猛,折了五将,全军覆没,特来恳告元帅,借兵报仇。” |
jiāng qǔ gù yǔ将取固予 | 见“将夺固与”。 | 《大宋宣和遗事》后集:“李纲辈勤王之师四集,且为将取固予之谋,才得许割三镇诏书,且班师退去。” |
jiàng yǒng bīng xióng将勇兵雄 | 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凭着俺人强马壮,将勇兵雄,觑刘玄德兵微将寡,一鼓而下,这一去必然平新野樊城。” |
zhuō jiāng guān lǐ qù捉将官里去 | 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 宋·赵令榁《侯鲭录》第六卷:“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朝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guó jiāng bù guó国将不国 | 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2回:“国将不国,这才是糊涂到底呢!” |
jiāng wú zuò yǒu将无做有 | 见“将无作有”。 | 熊龙峰《张生彩鸾灯传》:“常时节将无做有,几回价送暖偷寒。” |
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 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 清·壮者《扫迷帚》第24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
jiāng cuò jiù cuò将错就错 |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
shén bīng tiān jiāng神兵天将 |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只见风尽随着宋军乱滚,半空中又是一声霹雳,无数神兵天将,杀将下来。” |
qiè fù jiāng chú挈妇将雏 | 挈:带领;雏:幼儿。带着妻子儿女。 |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
guò guān zhǎn jiàng过关斩将 | 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汉末三国时,关云长独行千里,过五关斩六将,护着两位皇嫂,直到古城与刘皇叔相会。” |
jiāng běn tú lì将本图利 | 将:拿;本:本钱;图:谋取;利:利润。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可不道吃酒的望醉,放债的图例,也则是将本图利。” |
xiā bīng xiè jiàng虾兵蟹将 | 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喽罗。 | 明 吴承恩《西游记》:“东海龙王敖广急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 |
fǔ chē xiāng jiāng辅车相将 | 见“辅车相依”。 | 清·叶方蔼《关陇平》诗:“面蜀肘凉,辅车相将。” |
guān xī chū jiàng,guān dōng chū xiàng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 |
zhuō jiàng xié rén捉将挟人 | 挟:挟制。在战斗中能够制服敌人,活捉其将领。 |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四折:“枉了他父子每舍死忘生,苦征恶战,扯鼓夺旗,捉将挟人。” |
kāng kǎi shū jiāng慷慨输将 | 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 | 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 |
qiān qí lǔ jiàng搴旗虏将 | 搴:拔取;虏:俘获。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 宋·崔伯易《感山赋》:“乘间薄人,肝脑涂地,以搴旗虏将而为乐。” |
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强将手下无弱兵 | 有本领的将领手下没有懦弱的兵。比喻好的领导必然能带出好的部属。 | 宋 苏轼《题连公壁》:“俗语云:‘强将手下无弱兵’,真可信。” |
jìn pán jiāng jūn尽盘将军 | 尽:完;盘:盘子。指十分贪吃的人。 |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吃的醉醺醺,吃的来东倒西歪,尽盘将军。” |
zhǎn jiàng duó qí斩将夺旗 | 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 《群音类选 官腔类 八义记 拷问如姬》:“只消受得瘗粉埋香,索强似斩将夺旗。” |
bīng lái jiàng dí,shuǐ lái tǔ yàn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 敌:对抗;堰:拦河坝。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 元 无名氏《云台门》第一折:“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兄弟也,你领兵就随着我来,不可延迟也。” |
jī jiàng fǎ激将法 | 用反话去激人,促使人决心去做的策略。 | 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丝毫也不为其所动。” |
jiàng mén chū jiàng将门出将 | 将门:世代为将帅的人家。指将帅家门出将帅。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6回:“有子如此,可谓将门出将矣。” |
dēng tái bài jiàng登台拜将 | 指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同“登坛拜将”。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 |
qiǎn jiāng diào bīng遣将调兵 | 见“遣兵调将”。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0回:“你既是昆仑之士,理当遣将调兵,共决雌雄。” |
jiàng xiàng zhī qì将相之器 | 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 《后汉书·贾复传》:“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
lǎo zhī jiāng zhì老之将至 | 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 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
zhì niǎo jiāng jī,bēi fēi liǎn yì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 《六韬 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
qiāng bó zhī hū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余欲再至靖江,作将伯之呼。” |
shì jiāng qù rǔ逝将去汝 | 诀别之辞。 | |
bīng duō jiàng guǎng兵多将广 | 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 |
cán bīng bài jiàng残兵败将 | 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 |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
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不知老之将至 |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 《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bèi wèi jiàng xiàng备位将相 | 备位:充数,徒有其位。指白占据将相要位。 |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
zhǎn jiāng yì qí斩将刈旗 | 同“斩将搴旗”。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
rén zhī jiāng sǐ,qí yán yě shàn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 《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móu chén wǔ jiàng谋臣武将 | 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 汉 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
jiāng duó gū yǔ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先秦 李耳《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jiāng gōng dǐ zuì将功抵罪 | 用功劳来抵罪。 | |
guó jiā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měng jiàng rú yún,móu chén rú yǔ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 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1回:“与其坐承大统,兵精粮足,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
gān jiàng mò yé干将莫邪 | 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 | 《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
zhù tán bài jiàng筑坛拜将 | 指仰仗贤能。 | 《汉书 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 王实甫《西厢记 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
sù jiàng jiù zú宿将旧卒 | 宿将:有丰富经验的老将。指有丰富经验的将领和士兵。 |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虽贤不乏世,宿将旧卒,犹习战也。” |
dú bì jiāng jūn独臂将军 | 指孤立无援的人。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就像一个独臂将军。” |
guó zhī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qiān jūn yì dé,yī jiàng nán qi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 指将才难得。 |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
zhōng chén liáng jiàng忠臣良将 | 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
jiāng jì jiù jì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
pò jūn shā jiāng破军杀将 | ①军被破,将被杀。谓全军覆没。②攻破敌军,杀死敌将。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 |
shā qī qiú jiàng杀妻求将 | 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
bīng lǎo jiàng jiāo兵老将骄 | 老:衰。士兵疲惫,将领骄傲。 | 元·郑廷玉《楚昭王》第四折:“我想子胥深入敌境,兵老将骄,可不战而破。” |
gān chéng zhī jiàng干城之将 |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 《诗经·周南·兔罝》:“纠纠武夫,公侯干城。”《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
bīng qiáng àng yǒng兵强将勇 |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 |
jiàng yù liáng cái将遇良才 | 将:将领;良才:高才;本领高的人。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
jiāng lǐ dài táo将李代桃 | 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 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楼》:“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将李代桃,一举四得,倒也是个妙计。” |
dà shù jiāng jūn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
dēng tán bài jiàng登坛拜将 | 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 唐 杨炯《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贞观八年诏特进代国公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钺行师。” |
jiàng guǎ bīng wéi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然刘备将寡兵微,我则彼立刘朝,复兴汉世,非小官之能。” |
bīng wēi jiàng guǎ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他兄弟虽多,兵微将寡。” |
jiàng mén yǒu jiàng将门有将 | 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
jiàng mén hǔ zǐ将门虎子 | 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 三月夫《吴三贵·异象少年》:“将门虎子!这孩子面相极佳,将来说不定会是国之栋梁啊!” |
háo mò bù duō,jiāng chéng fǔ kē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 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逸周书 观周》:“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孔晁注:“此言防患在微也。” |
jiāng gōng bǔ guò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
jì jiāng ān chū计将安出 | 计:计策;计谋;安:怎样。计谋将怎样制定呢?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 |
jiàng zài jūn,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hóng hú jiāng zhì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
zhǎn jiàng qiān qí斩将搴旗 | 搴:拔取。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
yù shān jiāng bēng玉山将崩 | 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
qiǎn bīng diào jiàng遣兵调将 | 犹调兵遣将。亦作“遣将调兵”、“遣将征兵” | 《禅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说延州府丞汤思忠遣兵调将已定,然后自领马步军兵,离寨伺候。” |
jū shén qiǎn jiàng拘神遣将 | 拘:拘使。指力量无穷。神通广大,能指挥天兵天将。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4回:“芳官竟是个狐狸精变的,就是会拘神遣将的符咒也没有这么快。” |
qiāng bó zhī zhù将伯之助 | 将:请求;伯:长者。请求长者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 《诗经·小雅·正月》:“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
hán xìn jiàng bīng韩信将兵 | 韩信:刘邦的将军;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