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赏罚黜陟赏罚黜陟的故事

赏罚黜陟的成语故事


拼音shǎng fá chù zhì

基本解释赏罚:赏赐与惩罚;黜陟:官吏的进退升降。指官吏的赏赐、惩罚和官职的升降。

出处《晋书·挚虞传》:“赏罚黜陟,岂或有不得其所者乎?”


暂未找到成语赏罚黜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赏罚黜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赏之功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二罪俱罚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以毁为罚《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尹知章注:“以毁誉为赏罚,则官自然失理。”
以誉为赏《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尹知章注:“以毁誉为赏罚,则官自然失理。”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
信赏必罚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修德慎罚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0回:“且劝吴主修德慎罚,以安内为念,不当以黩武为事。”
僭赏滥刑《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击节叹赏宋 王楙《野客丛书 阿房宫赋》:“击节叹赏,以谓善形容广大如此。”
击节称赏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劝善黜恶《魏书·肃宗纪》:“劝善黜恶,经国茂典。”
功同赏异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别则百姓惑。”
功高不赏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奇文共赏晋 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奉辞罚罪《尚书·大禹谟》:“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蔡沈集传:“奉帝之辞,罚苗之罪。”
奖罚分明邓小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要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孤芳自赏宋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崇雅黜浮《新唐书·文艺传序》:“玄宗好经术,群臣稍厌雕瑑,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
恭行天罚《尚书 甘誓》:“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悦目赏心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农场里的木芙蓉开了,共引为悦目赏心的乐事。”
扶正黜邪汉·蔡邕《对诏问灾异》:“圣意勤勤,欲清流荡浊,扶正黜邪。”
敬酒不吃吃罚酒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黄抚台这个人,向来敬酒不吃吃罚酒,说不定这一来反倒对老裘另眼相看。”
数罪并罚
明德慎罚《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明罚敕法《周易 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明赏不费《商君书·赏刑》:“善因天下之货,以赏天下之人。故曰:‘明赏不费。’”
明赏慎罚汉·荀悦《汉纪·文帝纪》:“兴利除害,明赏慎罚,直言极谏,补主之过。”
有目共赏清 陈裴之《湘烟小录 瑞兰雪涕拜题》:“云公子人品学问,有目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