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dú shù yī zhì独竖一帜同“独树一帜”。清·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竖一帜者,正为不袭盛唐窠臼也。”
yī chuán shí,shí chuán bǎi一传十,十传百原指疾病传染,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宋 陶彀《清异录 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
yǒu bǎi hài ér wú yī lì有百害而无一利百害:泛指许多坏处。有许多坏处,没有一点好处。
bǎi huì rú yī百喙如一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清 王夫之《孝烈传》:“唯习闻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yī fān shùn fēng一帆顺风同“一帆风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三只大船载了许多人马头领,却投穆太公庄上行,一帆顺风,早到岸边埠头。”
zhuān xīn yī yì专心一意一心一意。《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
yī lù shùn fēng一路顺风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122回:“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
yī hōng ér sàn一轰而散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大家才嘻嘻哈哈一轰而散,跑出去了。”
yī jiàn zhī yáo一箭之遥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yī gǔ bù shēng一谷不升指歉收。《榖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yī jiè shū shēng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shǐ zhōng yī guàn始终一贯自始至终都一样。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国不但应当和中国人民的始终一贯的良友苏联相联合,而且应当按照可能,……”
líng jī yī dòng灵机一动灵机:灵巧;灵活的心思。形容灵敏机智;突然想出办法或主意。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卷:“俄延了半响,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
qíng shēn yī wǎng情深一往谓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清·王晫《今世说·豪爽》:“茅名兆儒,一字雪鸿,浙江钱塘人,孤介自持,情深一往。”
dú chū yī shí独出一时超群出众,一代无二。
qiān wén bù rú yī jiàn千闻不如一见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陈书 萧摩诃传》:“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
dēng gāo yī hū登高一呼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在外面登高而呼,只怕还容易些。”
yī rén xiàng yú,mǎn zuò bù lè一人向隅,满坐不乐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汉 刘向《说苑 贵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èr tóng yī mǎ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yī jì zhī shàn一技之善技:技能;善:擅长。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清·朱彝尊《赠笔公钱叟序》:“洵夫一技之善有深入人心而不可没焉者已。”
shǒu qū yī zhǐ首屈一指扳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yī bài rú shuǐ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形容失败惨重。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第一时期,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江西一败如水,蒋介石打伤了脚,坐飞机回广东去了。”
yī bō wèi chéng,yī bō yǐ zuò一波未成,一波已作一个波浪还没形成,另一个波浪又起来了。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成,一波已作。”
qíng tóng yī jiā情同一家比喻情谊深厚,如同一家。《梁书·萧子恪》:“我与卿兄弟,便是情同一家。”
niú zhī yī máo牛之一毛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魏略》:“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生既无益,死亦何损?”
yī zì yī bǎn一字一板形容说话从容清楚。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yī rì zhī zhǎng一日之长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相当能力。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yī chàng sān tàn一倡三叹《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yú zhě qiān lǜ,yì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汉书 韩信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fǎn yǎo yī kǒu反咬一口原指没有抓住兽类,反而被它咬了一口。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
qiān rì dǎ chái yī rì shāo千日打柴一日烧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也比喻平时积攒,一朝花费。同“千日斫柴一日烧”。
xuān xiāo yī shí喧嚣一时喧嚣:叫嚣。叫嚣了很短的时间。指昙花一现的事物。《魏书·韩麒鳞传》:“长矜争之心,恣喧嚣之慢。”
yī bēi yī xǐ一悲一喜既悲伤又高兴。《平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平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
yī lù píng ān一路平安旅途上平安顺利。明 范受益《寻亲记》:“大王爷,保佑弟子一路平安,脚轻手健。”
yī rì fū qī bǎi rì ēn一日夫妻百日恩一旦结为夫妻,就有经久不衰的深厚恩情。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3回:“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随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个热突突人儿,指头儿似的少了一个,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
yī chén bù rǎn一尘不染原为佛教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六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和腐蚀。也形容环境清静整洁。宋 张耒《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yī niàn zhī sī一念之私一个念头的差错。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阴曹不与人世等,一念之私不可容。急消他念,则火自息。”
yī kǒu yī shēng一口一声犹口口声声。《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西门庆那里肯,一口一声只叫‘姑娘请受礼。’”
yī zhěn hán dān一枕邯郸见“一枕黄粱”。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yī liǎo bǎi dàng一了百当指办事妥当、彻底。明 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
yī biǎo rén cái一表人材见“一表人物”。明·刘璋《飞花艳想》第一回:“友梅生得一表人材,美如冠玉,又且颖悟过人,做的文章,便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十五岁上,就领了钱塘县学批首。”
yī biǎo rén wù一表人物形容容貌英俊。表,仪表。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梅香云)姐姐,那王秀才生的一表人物,聪明浪子,论姐姐这个模样,正和王秀才是一对儿。”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
yú bǎi xiá yī瑜百瑕一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观玩全书,瑜百瑕一,津逮来学,诚为有裨。”
yī yán jì chū,jīn yù bù yí一言既出,金玉不移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bǎi bù yī cún百不一存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北周 宇文逌《<庾信集>序》:“昔在阳都,有集十四卷,值太清罹乱,百不一存。”
yī huī ér jiù一挥而就就:成。笔一挥就写(画)成了。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hóng hú gāo fēi,yī jǔ qiān lǐ鸿鹄高飞,一举千里鸿鹄:天鹅。天鹅高高飞翔,一飞千里。指人有雄才大略。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yī rú nǎng xī一如曩昔一:完全;如:像;曩昔:从前。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慈禧太后演义》第32回:“自此次觐见后,国际情形一如曩昔。”
yī kuì shí qǐ一馈十起吃一顿饭的时间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西汉 刘安《淮南子 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
yī sī bù wěn一丝不紊一点儿也不乱。形容极有条理。老舍《神拳》第二幕:“我服了,万没想到你会这么细心,井井有条,一丝不紊。”
yī qì hún chéng一气浑成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以诗志别,分韵得‘秋’字,援笔立就,一气浑成。”
zhōng shǐ rú yī终始如一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荀子 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
yī mù pò tiān一木破天指时机尚未成熟。比喻谋逆未成。
yī bǐ mǒ shā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明 沈德符《野获编》:“遂将前后爱书,一笔抹杀。”
yī cháng yī duǎn一长一短形容说话絮叨。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
rén jǐ yī shì人己一视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此正无意于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
yī háo qiān lǐ一毫千里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语出《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
yī jǔ liǎng quán一举两全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三国志·魏志·郭淮传》:“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两全之策也。”
bǎi sǐ yī shēng百死一生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北齐书 杜弼传》:“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bù guǎn yī èr不管一二不论是非情由,不顾后果。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你这猴子,不管一二,到处里闯祸。”
bié shù yī zhì别树一帜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
yī rì wàn jǐ一日万几亦作“一日万机”。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语本《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尚书·皋陶漠》:“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yī rì sān xǐng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zhǐ yī shuō shí指一说十指着一说成是十。形容存心夸大事实。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0回:“如今把他的锁扭开,明日未必不指一说十,讲那‘走了鱼儿是大的’话。”
yī bǐng qián chéng一秉虔诚谓诚心诚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一回:“那凤姐儿也无心瞻仰圣像,一秉虔诚,磕了头,举起签筒默默的将那见鬼之事并身体不安等故祝告了一回。”
yī zì yī jù一字一句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算不上,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
xū jīng yī cháng虚惊一场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惊慌。王朔《痴人》:“我坚信我会被稠密的气流托住,托不住也会在坠落过程中倏地醒来,在床上虚惊一场。”
yī jiē rú jiù一接如旧犹言一见如故。宋·范仲淹《天章阁待制王公墓志铭》:“余走尘土时,公一接如旧,以道义淡交者有年矣。”
yī yán zhōng de一言中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头不能不准。”
yī biān yī tiáo hén,yī guó yī zhǎng xuè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掴:用巴掌打。抽一鞭出现一条血痕,打一掌出现血印。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见影。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bù zàn yī cí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yī xīn wú èr一心无二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
qiān zǎi yī shèng千载一圣千年出一圣人。谓圣人不常有。
yī fàn zhī ēn一饭之恩一餐饭的恩德。指小恩。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切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
yī biǎo fēi sú一表非俗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他生在无忧愁太平时务,空生得貌堂堂一表非俗。”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天生的一表非俗,匹配得你过。”
zhǐ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自作聪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那种贵族式的所谓‘政治家’。”
yī rì sān fù一日三覆同“一日三复”。《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绦之行也。”按,《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家语》本此。
yī xiào qīng chéng一笑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因以“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yī zhī yī qī一枝一栖比喻找到一份职业或栖身之所
hé èr wéi yī合二为一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清 袁枚《新齐谐 佟觭角》:“一人劈面来,急走如飞,势甚猛,傅不及避,两胸相撞,竟与己身合二为一。”
qiān fū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同“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宋 苏轼《讲田友直字序》:“韩城田益,字迁之。黄庭坚以谓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独取诸此?某曰:夫直者,刚者之长也。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zài cǐ yī jǔ在此一举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史记·项羽本纪》:“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róng wéi yī tǐ融为一体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yī mù wǔ xíng一目五行犹一目十行。《辽史·杨遵勖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决如流。”
yī mén tóng qì一门同气谓同门兄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他是我一门同气,我怎么不与他出力辨明冤枉。”
yī yǔ zhōng rén一语中人中:中伤。以一句话中伤人。宋·李昌令《令善录·刘贡父》:“盖好谑人者,但知取快一时,不知一语中人,其酷甚于毒刃。”
yī máo bù bá一毛不拔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shāo shèng yī chóu稍胜一筹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清·秋瑾《致秋誉章书》:“吾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
yī tā hú tú一塌胡涂见“一塌糊涂”。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我的运气不好,处处倒楣,碰钉子,事业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
èr zhě bì qǔ qí yī二者必取其一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róng yú yī lú熔于一炉熔化在同一个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解难分。卞之琳《冯文炳选集 序》:“废名在解放前,特别在抗战前,似曾以他独特的方式,把儒释道熔于一炉。”
hàng xiè yī qì沆瀣一气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bǎi bù yī shuǎng百不一爽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清史稿·戴敦元传》:“至老,或问僻事,指革书案卷,百不一爽。”
yī zhǎng zhē tiān一掌遮天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泼妇骂街似地指着三姨太:‘你还敢一掌遮天吗?’”
fēng mǐ yī shì风靡一世靡:倒下;风靡:风行。随风一边倒。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个人主义,渐得势力,所谓民约说、人权论等,渐风靡一世。”
quán guó yī pán qí全国一盘棋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
yī jiàn shàng duò一箭上垛比喻说话做事一次就成功。元 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这个不打紧,我如今就去,一箭上垛。”
gōng kuī yī kuì功亏一篑(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yī yú zhī shuō一隅之说片面的说法;偏见。《后汉书·王充等传论》:“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说。”李贤注:“一隅谓一方偏见也。”
qiān jīn yī nuò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