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玉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ù shí jù suì玉石俱碎 | 犹玉石俱焚。 |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 |
yù táng rén wù玉堂人物 | 泛指显贵的文士。 | 金·元好问《息轩秋江捕鱼图》诗之三:“玉堂人物今何在,纸尾题诗一慨然。” |
qióng tái yù yǔ琼台玉宇 | 琼:美玉;宇:屋檐,引申为楼房。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 | 元·无名氏《登瀛洲》第四折:“遥望见宝殿珠楼,琼台玉宇见,凤翥鸾飞又,不比那龙蟠虎踞。” |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zhū guī yù jǔ珠规玉矩 | 比喻人的言行纯正合乎规矩。 | 清·龚自珍《瑶台第一层》词附某侍卫《王孙传》:“某王孙者,家城中,珠规玉矩,不苟言笑。” |
jīn biāo yù pèi金镳玉辔 | ①指施于马匹的华美御具。②比喻爵禄。 | 前蜀·毛文锡《接贤宾》词:“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镳玉辔珑璁。” |
bīng hú yù chǐ冰壶玉尺 | 冰壶:即冰心玉壶;玉尺:玉制的尺。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 《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
zǐ páo yù dài紫袍玉带 | 紫袍:古代公服,唐代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袍;玉带:唐宋官员所用玉饰腰带,以区分官阶高低。穿紫袍,系玉带。比喻高官。 | 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户列簪缨姓字香,紫袍玉带气昂昂。” |
zuì yù zì shòu衒玉自售 | 《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后因以“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 明·徐复祚《投梭记·拒奸》:“王敦篡立,神人共愤,卑人岂无包胥之志,乃朝廷未尝见知,终难衒玉自售。” |
tōu xiāng qiè yù偷香窃玉 | 指美丽的年青女性。比喻男女之间私下的爱情往来。尤指男子在外勾引妇女。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虽不能够窃玉偷香,且将盼行云眼睛儿打当。” |
huái zhū yùn yù怀珠韫玉 | 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后因以“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 | 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
bīng jī yù gǔ冰肌玉骨 | 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也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 | 后蜀 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
pò yù chuí zhū破玉锤珠 | 碎美玉毁明珠。比喻能人死去。 | 明·袁宏道《哭临漳令王子声》:“破玉锤珠可惜人,天何言哉无知也。” |
miàn rú guān yù面如冠玉 | 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形容男子的美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
xiāng jī yù tǐ香肌玉体 | 形容美女的肌肤的娇嫩温香。代指美女。 | 明·杨慎《洞天玄记》:“我这里自揣,竡划,稳步决,尽平生手段神灵大,夺了你香肌玉体却归来。” |
yù suì xiāng cán玉碎香残 | 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 | 清 洪昇《长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残荒郊卧,云拋雨断重泉墮。” |
gǎi yù gǎi xíng改玉改行 | 见“改步改玉”。 | 《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
zhuì yù lián zhū缀玉联珠 | 缀:连接。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 | 唐·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
jiān jiā yǐ yù蒹葭倚玉 | 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小女娇痴慕学,得承高贤不弃,今幸结此良缘,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
chái tiān gǎi yù柴天改玉 | 指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 清 黄宗羲《余恭人传》:“柴天改玉之交,皇风未畅,鼎族阽危,谣言沸火。” |
jīn zhī yù yè金枝玉叶 | 原形容花枝叶的美好。后借称帝王子孙。比喻人的身份及其尊贵。 | 唐 王建《宫中调笑》词:“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
luàn qióng suì yù乱琼碎玉 | 指雪花。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武松)正在雪里,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 |
jīng jīn měi yù精金美玉 | 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 | 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之一:“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
yù táng jīn mén玉堂金门 | 玉堂:汉代殿名;金门:汉代宫门名。指翰林院。比喻高官显爵。 | 汉·荀悦《汉纪·成章纪》:“玉堂金门至尊之居,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象,玉氏之应。” |
jīn tóng yù nǚ金童玉女 | 传说中服侍仙人;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泛指稚气无邪的男、女孩童。 | 唐 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诗:“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 |
yù zhù qíng tiān玉柱擎天 | 谓栋梁之材可任天下大事。 | 明·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乾坤正,看玉柱擎天又何用?” |
chuī jīn cuàn yù炊金爨玉 | 炊:烧火做饭;爨:烧火做饭。用金玉做饭。比喻饮食珍贵,待客热情。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白饭青刍,待仆马之厚;炊金爨玉,谢款客之隆。” |
qiè yù tōu xiāng窃玉偷香 | 比喻引诱妇女。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虽不能勾窃玉偷香,且将这盻行云眼睛儿打当。” |
qióng lóu yù yǔ琼楼玉宇 | 宇:房屋;原指仙界中的楼台或月中宫殿。形容建筑华丽堂皇。 |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兼怀子由》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yù shí xiāng róu玉石相揉 | 比喻好坏混杂。 | 《孔丛子·对魏王》:“驽骥同辕,伯乐为之咨嗟;玉石相揉,和氏为之叹息。” |
qíng tiān yù zhù擎天玉柱 | 支撑天的柱子。比喻担负重任的人。 | 元·朱凯《黄鹤楼》第一折:“想周瑜破了百万曹兵,他正是擎天玉柱,驾海金梁。” |
shuò yù liú jīn烁玉流金 | 见“烁石流金”。 | 宋·苏轼《石炭》诗:“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
chuī jīn zhuàn yù炊金馔玉 | 炊:浇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 唐 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
zì zì zhū yù字字珠玉 | 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 | 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听的黄榜招贤,尽把所赠资金,引动朝贵,则小生之文字字珠玉矣。” |
yù lì tíng tíng玉立亭亭 | 玉立:比喻身长而美丽;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 元·乔吉《七夕赠歌者》曲:“水洒不著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 |
xiāng xiāo yù chén香销玉沉 |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盆记》:“他怨悠悠香销玉沉,乱纷纷碎滴珠囊逬,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 |
yù lì guì xīn玉粒桂薪 | 米如玉,薪如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 | 宋·王禹偁《陈情表》:“望云就日,非无恋阙之心;玉粒桂薪,未有住京之计。”《宋史·外国传三·高丽》:“緼袍短褐,玉粒桂薪,堪忧食贫,若为卒岁。” |
yù tù yín chán玉兔银蟾 | 蟾:蟾蜍。月宫中的玉兔和银蟾。指月亮。 | 唐·白居易《中秋月》诗:“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
shuò jīn diǎn yù铄金点玉 | 熔化金属,玷污美玉。比喻毁谤为害之烈。 |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上卷:“皆自伤清直芬馥,而遭铄金点玉之谤。” |
cuī lán zhé yù摧兰折玉 | 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
fēi zhū jiàn yù飞珠溅玉 | 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 | |
xuàn yù gǔ shí衒玉贾石 | 叫卖璧玉,实际上卖的却是石头。比喻言不副实。 | 汉·扬雄《法言·问道》:“衒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 |
qiāo bīng jiá yù敲冰戛玉 | 比喻乐声清润动听。 | 宋·杨无咎《垂丝钓·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听敲冰戛玉,恨云怨雨,声声总在愁处。” |
zhū yuán yù rùn珠圆玉润 | 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光滑。 | 明 汪珂玉《珊瑚网 名画题跋》:“黄鹤仙翁寄余诗画,两学贤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圆玉润,照耀后先。” |
nìng kě yù suì,bù néng wǎ quán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 《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
yù rǔ yú chéng玉汝于成 | 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 宋·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化干戈为玉帛 |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
yíng fèn diǎn yù蝇粪点玉 | 比喻完美的事物遭到玷污或坏人诬陷好人。 | 唐 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
yǐ yù dǐ wū以玉抵乌 | 见“以玉抵鹊”。 | 北齐·刘昼《新论·辩施》:“昆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 |
yuān qīng yù gōng渊清玉絜 | 如渊之清,如玉之洁。比喻人品高尚。 | 《三国志·魏志·陈矫传》:“渊清玉絜,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 |
xiǎo jiā bì yù小家碧玉 | 小户人家的女子;名字叫碧玉。后泛指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 | 晋 孙绰《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
duàn xiāng líng yù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清·洪昇《长生殿·尸解》:“这是我断香零玉沉埋处,好结果一场厮耨,空落得薄命留。” |
jīn yù qí zhì金玉其质 | 质:本质,品质。指人的品质高洁。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 |
zhū yù zhī lùn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书言故事·谈论类》:“不聆珠玉之论。” |
jǐn yī yù shí锦衣玉食 | 锦衣:精美华贵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饮食。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 北齐 魏收《魏书 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
yá qiān yù zhóu牙签玉轴 | 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牙,象牙;玉,美玉。形容书籍之精美。 | 《隐居通议·古赋一》引宋·傅幼安《味书阁赋》:“黄帘绿幕之闭,牙签玉轴之藏,出则连车,入则充梁。”清·余杯《板桥杂记·丽品》:“绮窗绣帘,牙签玉轴,堆列几案。” |
tíng tíng yù lì亭亭玉立 |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
jīn fēng yù lù金风玉露 | 泛指秋天的景物。 | 唐 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
suí zhū hé yù隋珠和玉 | 即隋珠和璧。 |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二折:“他的质当从表饶本,有的是隋珠和玉、赤仄黄银。” |
yù shí tóng chén玉石同沉 | 比喻善恶一齐受害。 | 南朝·梁元帝《驰檄告四方》:“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
nòng yù tōu xiāng弄玉偷香 | 偷香:指晋代贾充的女儿偷窃西域奇香赠给韩寿。比喻男女私通。 |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17折:“香馥郁销金帐,光灿烂白象床,俺两个破题儿待弄玉偷香。” |
shǒu shēn rú yù守身如玉 | 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儿守身如玉,岂肯堕入污泥!” |
xuàn yù gǔ shí炫玉贾石 | 夸耀石头而当玉卖。比喻伪饰欺世。 | 唐 柳宗元《故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伯柳公行状》:“公独慷慨言于朝曰:\'是夫喋喋,炫玉而贾石者也。\'” |
yù suì xiāng xiāo玉碎香销 | 喻女子的死。 | 清·湘灵子《轩亭冤》第七出:“喜今朝玉碎香销,魂游天国路迢迢,此去何须悲悼。” |
yù shí tóng suì玉石同碎 | 犹玉石俱焚。 |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 |
pāo zhuān yǐn yù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yù lóu jīn diàn玉楼金殿 | 美玉砌成的楼房,金子建成的宫殿。形容宫殿楼阁富丽堂皇。 |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
lòu yù cái bīng镂玉裁冰 | 比喻构思新颖精美。 | 宋·辛弃疾《西江月·和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镂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 |
pēn zhū tǔ yù喷珠吐玉 | 嘴里喷吐出珍珠美玉。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 |
xuán pǔ jī yù玄圃积玉 | 传说玄圃多美玉。因以“玄圃积玉”比喻精华荟萃。 | 《晋书·陆机传》:“葛洪著书,称机文犹如玄圃之积玉,无非夜光焉。” |
diāo lán yù qì雕栏玉砌 | 雕绘的栏杆;白玉般的石阶。泛指富丽堂皇的建筑(如宫殿)。 | 南唐 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míng kē qiāng yù鸣珂锵玉 | 玉珂鸣响,佩玉铿锵。比喻显贵。 |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先兆》:“寻尚主,拜驸马都尉,鸣珂锵玉,出入禁挞,良田甲第,珍宝奇玩,豪华富贵,冠于一时。” |
jīn yù qí biǎo金玉其表 | 金玉:珍宝。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 |
xuàn yù qiú shòu炫玉求售 | 自诩有才,以求施展。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求教于愚人是问道于盲;枉道以干主是炫玉求售。” |
qiāo bīng yù xiè敲冰玉屑 | 泛指精美的纸张。 | 元·刘埙《隐居通议·诗歌》:“后三年,当予亡命,萧永言同醉,见予举似,急索纸而恨无敲冰玉屑,以备恶语。” |
jī jīn lèi yù积金累玉 | 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 | 东汉·王充《论衡·命禄篇》:“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
jīn yù liáng yuán金玉良缘 | 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后泛指美好的姻缘。 |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
yù guī jīn niè玉圭金臬 |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圣谷篇语》:“国朝《岭南文钞》张南山《圣谷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 |
yù rùn bīng qīng玉润冰清 | 像玉一样润泽,像冰一样清纯。常喻人或物形神之美。 | 宋·曾巩《荔支》诗之二:“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新。” |
yù suì xiāng xiāo玉碎香消 | 比喻女子死亡。 | 明 无名氏《寻亲记》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镜台荒,绿云缭乱懒梳妆。” |
yùn yù dài jià韫玉待价 | 韫:藏。把玉藏在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9回:“那明是韫玉待价之意。” |
zhū líng yù luò珠零玉落 | 比喻珍物残破毁坏。 | 元·同恕《萱堂记》:“为铭为诗,赞能颂美,烂然卷轴……逮今盖七十年,珠零玉落,无复存者。” |
jiān nán yù chéng艰难玉成 | 玉成:敬辞,意为成全,成功。形容经过艰辛的磨炼,终于获得成功。 | |
měi rú guān yù美如冠玉 | 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
bīng qīng yù rùn冰清玉润 | 象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 梁 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
jiá yù qiāng jīn戛玉锵金 | 见“戛玉敲金”。 | 宋·王迈《祭海阳县尉林磻先生文》:“先生之学,涵古茹今;先生之文,戛玉锵金。” |
jīn yù huò lù金玉货赂 | 金玉:泛指珍宝;货赂:泛指珍宝财富。指金银美玉等贵重的珍宝 |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大破楚军,尽得楚国金玉货赂。” |
lán tián chū yù蓝田出玉 | 蓝田:地名,在陕西省。比喻名门出贤子弟 | 《宋书·谢庄传》:“太祖见而异之,谓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曰:‘蓝田出玉,岂虚也哉!’” |
dào yù qiè gōu盗玉窃钩 | 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清吏条陈》:“盛宣怀不过邮传部大臣耳,倘使处于总协理大臣地位,则盗玉窃钩,何事尚不可为。” |
jiān jiā yǐ yù兼葭倚玉 | 蒹葭:初生的芦苇。玉:仙树。芦苇倚在仙树上。①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②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玉树”。 | |
bīng hú yù héng冰壶玉衡 | 冰壶:即冰心玉壶;玉衡:用玉石装饰的衡器。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 唐·杜甫《寄裴施州诗》:“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
zhuàn yù chuī jīn馔玉炊金 | 形容丰盛的菜肴。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
lán tián shēng yù蓝田生玉 | 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
jīn jiāng yù lǐ金浆玉醴 | 浆:酒;醴:甜酒。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 |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 《北齐书 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
fěn zhuāng yù zhuó粉妆玉琢 | 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 |
jīn guī yù táng金闺玉堂 | 指朝廷官宦。 | |
yín gōu yù tuò银钩玉唾 | 比喻他人的书法笔画有如银钩,遒劲有力;言谈有如吐玉,弥足珍贵。 | 宋·黄庭坚《次韵钱穆父赠松扇》:“银钩玉唾明茧纸,松莲轻凉并送似。” |
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金玉:珍宝;败絮:破烂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 明 刘基《诚意伯集 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饮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
bīng qīng yù cuì冰清玉粹 | 比喻德行高洁。 | 《初学记》卷十七引晋孙绰《原宪赞》:“原宪玄默,冰清玉粹。志逸九霄,身安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