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古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lǎo gǔ bǎn老古板 | 指守旧的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前人制台是个老古板,见面之后,问了几句话。” |
gǔ shì jīng fēi古是今非 |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 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
yǐ gǔ zhì jīn以古制今 | 按照古代的成规来处理当今的事务。 | 《战国策·赵策二》:“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 |
gèn gǔ wèi wén亘古未闻 | 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9卷:“真个是亘古未闻,于今罕有!” |
gǔ shèng xiān xián古圣先贤 | 圣:品德智能极高。贤: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圣人贤者。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刚才二奶奶说的古圣先贤,我们也不懂。” |
jīn chóu gǔ hèn今愁古恨 | 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 | 唐·白居易《题灵岩寺》诗:“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
yí fàn gǔ jīn贻范古今 | 贻:留下。给世世代代的人留下榜样。 | 唐·孙揆《令应传》:“今则公之教可以精通显晦,贻范古今。” |
róng jīn zhù gǔ熔今铸古 | 熔:熔炼;铸:浇铸。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那曾见熔今铸古五车饶,冰茧花生玉粟娇。” |
zuò gǔ zhèng jīng作古正经 | 犹言一本正经。 |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五:“陈家驼背子板起面孔,作古正经地说:‘我刚才想了好一阵,一定是那会事情’” |
nián jìn gǔ xī年近古稀 | 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 |
bó jīn hòu gǔ薄今厚古 | 薄:轻视,鄙薄;厚:优待,重视。重视古代,轻视现代。 | 宋·杨万里《文帝曷不用颇牧论》:“浅于知而深于思,薄今而厚古,岂特颇牧而已哉!” |
guì gǔ jiàn jīn贵古贱今 | 只看重古代的事,而看不起当代的事。 | 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 |
xī qí gǔ guài希奇古怪 | 奇怪而罕见。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楔子:“还有许多骗局、拐局、赌局,一切希奇古怪。” |
hái pǔ fǎn gǔ还朴反古 | 见“还淳反古”。 | 《陈书·周弘正传》:“夫文质递变,浇淳相革,还朴反古,今也其时。” |
gǔ wéi jīn yòng古为今用 | 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使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毛泽东《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mài gǔ chāo jīn迈古超今 | 指超越古今。 | 元 汤式《哨遍 新建构栏教坊求赞》:“方位里都按着郭景纯经天纬地阴阳诀,规矩上不离了鲁公迈古超今造化机。” |
gǔ yǐ yǒu zhī古已有之 | 古代就已经有了。 | 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 |
pān jīn diào gǔ攀今吊古 | 见“攀今吊古”。 | 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那攀今吊古也徒然,荒台古树寒烟。” |
qiān qiū wàn gǔ千秋万古 |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 | 唐·刘希夷《公子行》:“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
nì gǔ shǒu jiù泥古守旧 | 泥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说话。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说法,不知变通。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7章:“我们要写许多通俗的书,说明古不如今,旧不如新的道理,以破除社会上一般泥古守旧的思想。” |
ní gǔ jū fāng泥古拘方 | 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恐以一定陈言,误泥古拘方之作者。” |
qiān gǔ bù mó千古不磨 | 流传千万年也不会磨灭。犹千古不朽。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结构第一》:“《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 |
nì gǔ wéi jīn泥古违今 | 泥:拘泥,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 | 宋·楼钥《荐黄肤卿林椅札子》:“既非泥古以违今,直可据经而从事。” |
gǔ mù cān tiān古木参天 |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
zhuó gǔ yù jīn酌古御今 | 谓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
gǔ mào gǔ xīn古貌古心 | 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度。 | 唐·韩愈《孟生》诗:“孟生江海上,古貌又古心。” |
tán gǔ shuō jīn谈古说今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
wàn gǔ bù xiǔ万古不朽 | 朽:腐烂。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 老舍《新年醉话》:“画完题‘醉墨’二字,豪放之情乃万古不朽。” |
gǔ jǐng wú bō古井无波 |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 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
jí gǔ qióng jīn极古穷今 | 谓穷尽古今。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气质之秉,虽有善恶之不同,然极古穷今论之,则性未尝不善也。” |
gǔ sè gǔ xiāng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tán jīn shuō gǔ谈今说古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谈话内容广泛。 |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仓樵谈今说古,兴高采烈,雯青只好勉强应酬。” |
róng gǔ zhù jīn熔古铸今 | 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谈艺二 沧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则先民,熔古铸今,蔚为代宝。” |
gèn gǔ wèi yǒu亘古未有 | 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 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臣愚以为皇上值亘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亘古未有之宏谟。” |
diào gǔ shāng jīn吊古伤今 | 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 南朝·梁·简文帝《悔赋》:“铺究前史,吊古伤今。” |
xī yáng gǔ dào夕阳古道 | 夕阳:傍晚的太阳。傍晚的太阳,古老的道路。比喻凄凉愁苦的景象。 |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gǔ jīn zhōng wài古今中外 | 从古代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 | 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的。” |
sòng gǔ fēi jīn颂古非今 | 颂:颂扬;非:非难;反对;今:现代。颂扬古代的;非难和反对现代的。 | 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
shí gǔ rú gěng食古如鲠 | 犹言食古不化。 | 卷盫《<蔽庐丛志>序》:“又或食古如鲠,刻鹄成鹜,崎锜训诂,恒迟回于‘秃伏禾’之文。” |
dǔ xìn hào gǔ笃信好古 | 笃:诚笃;信:诚实;好:热爱。坚持自己的信仰,喜爱古代的典籍。 | 明·刘基《陈司户墓志铭》:“情贯经史,蜚声痒序,而弗竞弗求,笃信好古。” |
mù gǔ bó jīn慕古薄今 | 慕:羡慕,仰慕;薄:轻薄。指厚古薄今。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音律》:“贵远贱近,慕古薄今,天下之通情也。” |
bó lǎn gǔ jīn博览古今 |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 东汉 班固《汉书 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
pān jīn lǎn gǔ攀今览古 | 谈今说古。谈话的内容兼及古今。 | 元·周文质《斗鹌鹑·咏小卿》套曲:“释卷挑灯,攀今览古。” |
zhuó gǔ cān jīn酌古参今 | 见“酌古斟今”。 | 清·冯桂芬《邵步青医学三书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说》,重订《万氏女科三书》,发挥经旨,无奥不显,酌古参今,易施于用。” |
yí hèn qiān gǔ遗恨千古 | 千古:指时间久远。遗留下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 | 清 徐瑶《太恨生传》:“且生与女相爱怜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遗恨千古。” |
yǎn gǔ quàn jīn演古劝今 | 演:表演。表演古代的故事劝诫今天的人。 | 清·郑燮《城隍庙碑记》:“况金元院本,演古劝今,情神刻肖,令人激昂慷慨,欢喜悲号。” |
tōng gǔ dá biàn通古达变 | 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 | 宋·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经天纬地、通古达变者,其文不贵,则文学得其士也。” |
gǔ lǐ gǔ guài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林徽因《梅真同他们》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里古怪的……” |
dào gǔ jī jīn,yán yuǎn hé jìn道古稽今,言远合近 | 道:讲;稽:考核;合:契合。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 | 汉·桓宽《盐铁论·论灾》:“夫道古者稽之今,言远者合之近。” |
qiān gǔ dú bù千古独步 | 谓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颜鲁公之书,雄姿杰出,千古独步,可仰而不可及耳。” |
dòng jiàn gǔ jīn洞鉴古今 |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 | 《旧唐书·王及善等传论》:“苟非洞鉴古今,深识王霸,何由立其高论哉。” |
gǔ sì qīng dēng古寺青灯 | 青灯: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形容修行者的孤独寂寞的生活。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一个立志修行的何玉凤,要向古寺青灯寻活计。” |
gèn gǔ xīn wén亘古新闻 | 亘古:从古代到现代。从古到今很少的事情。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从来稀有,亘古新闻。” |
hòu gǔ bó jīn厚古薄今 | 在学术上重视、推崇古代的;轻视、鄙薄现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 宋 米芾《宝晋英光集 蚕赋》:“由斯而言,则予之功,非欲厚古而薄今,时之异也。” |
yǐn jīng jù gǔ引经据古 | 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 宋·楼钥《再乞致仕第二札》:“有污大仪,则臣死不足以塞责,是以不复更敢引经据古,直述情索,投告君父。” |
kuàng gǔ wèi yǒu旷古未有 | 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形容极为罕见。 | 《北齐书·王纮传》:“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 |
lǎo gǔ dǒng老古董 | 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也指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要是老古董儿问起来呢,你就说我已回寺。” |
gèn gǔ tōng jīn亘古通今 | 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 |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 |
yǐ gǔ fēi jīn以古非今 | 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
jīn yuè gǔ yuè今月古月 |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 唐 李白《把酒问月》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zūn gǔ miè jīn尊古蔑今 | 尊祟古代的,轻视当代的。 |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比十八妖魔辈,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称霸文坛。” |
wàn gǔ liú fāng万古流芳 | 好名声永远流传。万古:千秋万代;流:流传;芳:香;比喻好名声。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
wàn gǔ cháng qīng万古长青 | 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万古:千秋万代;长青:像松柏那样永远苍翠。 | 元 无名氏《谢金吾》:“也论功增封食邑,共皇家万古长春。” |
shuō gǔ tán jīn说古谈今 | 谈说古今事。形容话题广泛。 |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只待要说古谈今,寻山问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润物,治国齐家。” |
yǐ gǔ wéi jìng以古为镜 | 见“以古为鉴”。 | 《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pān jīn lǎn gǔ攀今揽古 | 见“攀今揽古”。 |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你这般攀今揽古,分甚枝叶?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
wàn gǔ cháng cún万古长存 | 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万古:千年万代永远;存:存在。 | 宋 晁补之《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公归廊庙谁得挽,此石万古当长存。” |
róng gǔ zhù jīn镕古铸今 | 见“镕今铸古”。 | |
qián gǔ wèi wén前古未闻 | 从来没有听说过。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赞》:“西域风土之载,前古未闻也。” |
shuō gǔ dào jīn说古道今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九回:“你们又文绉绉的说古道今,我那里省得?” |
gǔ jīn yī zhé古今一辙 | 辙:车轮碾过的痕迹。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 | 清·姚华《曲海一勺·述旨第一》:“立言者骛高,读书者好奇,与其詹詹,毋宁炎炎,古今一辙,颠扑不破。” |
huái gǔ shāng jīn怀古伤今 | 怀:想念;伤:忧思。怀念过去的时光,哀叹现在。 |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
jí gǔ gé běn汲古阁本 | 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参见“汲古阁”。 | |
nì gǔ zhí jīn泥古执今 | 泥:拘泥;执:执拘,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6回:“于此礼不遵,而泥古执今,不独失礼,竟可谓之不臣矣。” |
chāo jīn guàn gǔ超今冠古 |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亦作“超今越古”、“越古超今”。 |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
biàn gǔ luàn cháng变古乱常 | 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 | 《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论》:“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
zhōng wài gǔ jīn中外古今 |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 | 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 |
fēng liú qiān gǔ风流千古 | 指风雅之事久远流传。 | 宋 李流谦《青玉案》词:“风流千古,一时人物,好记尊前语。” |
jīn lái gǔ wǎng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
gǔ xī zhī nián古稀之年 |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 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lóng gǔ jiàn jīn隆古贱今 | 隆:尊重。尊崇古代,轻视当代。 | 朱自清《正变》:“明白了通变的道理,便不至于一味的隆古贱今,也不至于一味的竞今疏古,便能公平的看历史,各各还给它一副本来面目。” |
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一失足成千古恨 | 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9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
biàn gǔ yì cháng变古易常 |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
gǔ jǐng bù bō古井不波 | 古井:枯竭的老井。波:波澜。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比喻心境沉寂,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旧时指寡妇不思再嫁。亦作“古井无波”、“无波古井”。 | |
liú fāng wàn gǔ流芳万古 | 流:流传;芳:花草的香味,比喻好的名声。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 | 《大齐乡老举李义隽侪罗之碑》:“流芳万古,迹绝当今。” |
rú gǔ hán jīn茹古涵今 | 犹言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唐 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茹古涵今,无有端涯。” |
xíng gǔ zhì jīn行古志今 | 按古道行事,为当今服务。谓时异势迁,不可食而不化。 | 《逸周书·常训》:“始之以古,终之以古,行古志今,政之至也。” |
guàn chuān jīn gǔ贯穿今古 | 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今古,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 |
yǐn gǔ yù jīn引古喻今 | 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 |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引古喻今,言微理举。” |
jiè gǔ fěng jīn借古讽今 | 借:假托;讽:讽刺。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 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
yǐ gǔ fāng jīn以古方今 | 方:比拟。类比。拿古代的事情与当今的事情相比。 | 《北史·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哲。” |
zhuó jué qiān gǔ卓绝千古 | 卓绝:程度达到极点,超过一切。超过以往的一切人。 |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子胥始东奔勾吴,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伤弓于飞。逼迫于昭关,匍匐于濑者。舍车而徒,告穷此女。目色以臆,授之壶浆。全人自沉,形与口灭。卓绝千古,声凌浮云。激节必报之仇,雪诚无疑之地。难乎哉!” |
kuàng gǔ wèi wén旷古未闻 | 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娇鸾百年长恨》:“吴江阙大尹接到南阳卫文书,拆开看时,深以为奇。此事旷古未闻。” |
qiān gǔ qí wén千古奇闻 | 从来没有听到或见过的意思 | 好古主人《赵太祖三下南唐》第四十五回:“今朕作主,准赐婚配。花之慈母亦无不俯依之理,况又与前四少将御侄等撮合,如出一辙。更见姻缘相配出于千古奇闻也。” |
zhèn gǔ rú zī振古如兹 | 振古:往古,自古。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 《诗经·周颂·载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
míng chuí qiān gǔ名垂千古 |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唐 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
hái chún fǎn gǔ还淳反古 | 谓回复到原来的淳厚古朴的状态。 | 《宋书·孔琳之传论》:“先宜削华止伪,还淳反古,抵璧幽峰,捐珠清壑。” |
jìng jīn shū gǔ竞今疏古 | 指厚今薄古。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通变》:“何则?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 |
zhuó gǔ zhǔn jīn酌古准今 | 见“酌古准今”。 | 明·张居正《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 |
dǔ xué hào gǔ笃学好古 |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 《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