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大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wàn shì dà jí万事大吉 | 什么事都很圆满顺利。大吉:很吉利。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明州大梅祖镜地英禅师》:“岁朝把笔,万事大吉,急急如律令。” |
dà zhí ruò qū大直若诎 | 见“大直若屈”。 | 《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诎,大辩若讷。” |
shēng yù dà zhèn声誉大振 | 声望、名誉大大提高。 | |
shí chén dà hǎi石沉大海 |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
wàng zì zūn dà妄自尊大 | 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
dǐng dǐng dà míng鼎鼎大名 | 鼎鼎:名声盛大的样子。很大的名气。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
dà chī dà hē大吃大喝 | 狼吞虎咽地吃。指没有节制,没有计划地吃喝。指进行大规模、高档次的吃喝活动。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七回:“蒋爷苦劝,自己端起酒杯,大吃大喝,连说带笑。” |
rén xiǎo guǐ dà人小鬼大 | 指年纪小而头脑却很精明,为人调皮,鬼主意多。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人小鬼大,你竟敢弄这样的戏法。” |
fú yǐ dà bái浮以大白 | 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 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
zhěng běn dà tào整本大套 | 谓有计划、有条理、全面。 | 老舍《赵子曰》第十七:“如今叫我整本大套的去和女怪交际,你想想,端翁,我老赵受得了受不了?!”又《文博士》三:“中国的老事儿有许多是合乎科学原理的,不过是没有整本大套的以科学始,以科学终而已。” |
dà xiǎn shén tōng大显神通 |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
háo táo dà kū嚎啕大哭 | 大声哭叫。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今日看他悲哀欲绝,心里更加不忍,竟嚎啕大哭起来。” |
dà bāo dà lǎn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大包大揽地说:‘这个小姑娘,跟我投缘分。’” |
jiāng yáng dà dào江洋大盗 | 在江海上抢劫行凶的大盗。也泛指极为凶狠的强盗。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9卷:“小妇人父及夫,俱为江洋大盗所杀。” |
shēn dà mǔ gē伸大拇哥 | 竖起大拇指称赞。 | |
bǎi nián dà jì百年大计 | 百年:泛指长久;计:策略。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 清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数月之间,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 |
cái dà qì gāo才大气高 | 气:气质。才能出众,意气高傲。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九卷:“李白虽则才大气高,遇了这等时势,况且内翰高情,不好违阻。” |
xiǎo xué ér dà yí小学而大遗 | 小:指不知句读;大:指不解疑难问题;而:转折连词,可是;遗:弃。小的方面则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 | 唐·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dà mó dà yàng大模大样 |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
nǚ dà shí bā biàn女大十八变 | 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幽州谭空和尚》:“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 |
dà zhāng tà fá大张挞伐 | 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
kuān hóng dà liàng宽洪大量 | 见“宽宏大量”。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 |
dà yǒu kě wéi大有可为 |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
gù quán dà jú顾全大局 |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
mò dà bù diào末大不掉 |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 唐·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
dà jiāng nán běi大江南北 | 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 明·郭勋《英烈传》第25回:“目今大江南北,盗贼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复或失,不得安宁。” |
dà yāo xiǎo hē大吆小喝 | 大声喊叫、谩骂。 | |
tiān tā yā dà jiā天塌压大家 | 比喻普遍性的灾难或压力,每人都得承担。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真正火到咱店里,那时开开后门,咱大家逃命,行李付之一烬,这叫‘天塌压大家’。” |
féi tóu dà miàn肥头大面 | 见“肥头大耳”。 | 《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引隋·侯白《启颜录·殷安》:“汝肥头大面,不识今古。噇,食无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
dà hū xiǎo jiào大呼小叫 | 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喊乱叫。形容呼喊吵嚷。 | 元 无名氏《谢金吾》:“是什么人在门口大呼小叫,我去看咱。” |
méi dà méi xiǎo没大没小 | 指对长辈或职位高的人不尊敬,没礼貌。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好女婿呀!这等没大没小的,连丈母也都要了!” |
dà shà jiāng qīng大厦将倾 | 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即将崩溃的形势。 | 明 梁辰鱼《浣纱记 论侠》:“我一身去国常回顾,若使齐事了便归乡土,只怕有大厦将倾,一木怎扶!” |
guǎng tíng dà zhòng广庭大众 | 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 秦·孔鲋《孔丛子·公孙龙》:“尹文曰:‘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忠乎?’ |
rú chuán dà bǐ如椽大笔 |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 宋 邵雍《大字吟》:“诗成半醉正陶然,更用如椽大笔抄。” |
yīn xiǎo shī dà因小失大 |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 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
shì wú dà xiǎo事无大小 | 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 《文选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
hōng táng dà xiào烘堂大笑 |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 |
dà jiā xiǎo hù大家小户 | 大家:大户人家;小户:地位低微的人。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多有王侯府中送将男女来学棋,以及大家小户少年好戏欲学此道的尽来拜他门下。” |
bù dà duì tóu不大对头 | 有了问题,出了毛病,指有失调的迹象。 | 老舍《正红旗下》:“他也许真是个职业的伶人吧?可又不大对头。” |
dà dù bāo róng大度包容 | 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没得话说。” |
kuān huō dà dù宽豁大度 | 胸怀宽阔,度量大。 | 水运宪《祸起萧墙》七:“他们总算保持住了宽豁大度的神态。” |
dà gōng wú sī大公无私 |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
cháng jiāng dà hé长江大河 | 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 宋·苏洵《上欧阳内翰书》:“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
dà dà liē liē大大咧咧 | 形容待人处事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03回:“忽见由南往北来了数十头牛,大大咧咧地赶着牛,牛上骑着三个小孩子。” |
dà zhì ruò yú大智若愚 |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dà dǒu xiǎo chèng大斗小秤 | 秤:称重的器皿。使用超出标准的斗收进,小于标准的秤出,进行盘剥克扣。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大斗小秤、奸盗诈伪、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烧舂锉之苦。” |
xū héng dà jú盱衡大局 | 指纵观全局。 | |
nǚ dà xū jià女大须嫁 | 同“女长须嫁”。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国太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 |
gāo mén dà wū高门大屋 | 高门:指富贵之家;大屋:高大的房屋。指豪门之家。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
hóng dà bù jīng闳大不经 | 博大而不寻常。闳:宏大。经:寻常。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
dà mén bù chū,èr mén bù jìn大门不出,二门不进 | ||
niú gāo mǎ dà牛高马大 |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 《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东宁县县委书记刘番成长得浓眉大眼,牛高马大。” |
dà jiàng bù zhuó大匠不斫 |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斫;砍削。高明的匠人不用斧头砍削。比喻居高位的人不逞小智,不代下司职。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公》:“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计,大兵不寇。’” |
dà dòng gān huǒ大动肝火 | 大怒。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毛虎听了,不觉大动肝火。” |
dà huò lín mén大祸临门 | 临:光临。即将发生大灾祸。 | 浩然《艳阳天》第139章:“大祸临身了。他们日夜害怕的事情,落在头上了。” |
shàng gēn dà qì上根大器 | 佛家语。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资、才能极高的人。 | |
kuān hóng dà dù宽宏大度 | 指待人宽厚,度量大。 | 宋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 安中令大度》:“中令宽宏大度,不妄喜怒。” |
shén tōng guǎng dà神通广大 |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师曰:‘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
nán dà xū hūn男大须婚 | 男子长大成年后总要娶亲成家。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衣怀禅师法嗣 侍郎杨杰居士》:“……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长须嫁。讨甚闲工夫,更说无生话。’书以寄衣,衣称善。” |
ní duō fó dà泥多佛大 |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天童昙华禅师》:“十五日已前,水长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 |
dà tí xiǎo zuò大题小做 | 把大题目作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的问题当做小事情来处理。 | 周作人《鬼的生长》:“但是千百年来已非一日,载籍浩如烟海,门外摸索,不得象尾,而且鬼界的问题似乎也多得很,尽够研究院里先生们一生的检讨,我这里只提出一个题目,即上面所说的鬼之生长,姑且大题小做,略陈管见,仁候明教。” |
hōng táng dà xiào轰堂大笑 | 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放声大笑。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妇丫头们听了,只管不敢笑,也由不得轰堂大笑起来。” |
dà fàng bēi shēng大放悲声 | 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 |
gāo tóu dà mǎ高头大马 | 指体形高大的马。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 |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这个人浑身都是新衣服,铺盖齐整,随身有兵器,骑的是高头大马。” |
huò lù dà xíng货赂大行 | 同“贿赂公行”。 | 宋·刘攽、刘恕等《〈魏书〉目录序》:“不贵礼义,故士无风节;货赂大行,故俗尚倾夺。” |
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
hóng zhōng dà lǜ洪钟大吕 | 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 明·李贽《焚书·复焦弱侯》:“至其真洪钟大吕,大扣大鸣,小扣小应,俱系精神骨髓所在。” |
hóng shì dà yuàn弘誓大愿 | 弘:大;誓:诺言。很大的决心和愿望。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2回:“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 |
dà yì miè qīn大义灭亲 |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
dà fā léi tíng大发雷霆 |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
dà shuǐ chōng le lóng wáng miào大水冲了龙王庙 |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七回:“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咧!” |
jù jiān dà huá巨奸大猾 | 奸:奸诈;猾:狡猾。指阅历深而非常阴险狡猾的人。 | 唐·韦嗣立《论刑法多滥疏》:“务于穷竟,连坐相牵,数年不绝,遂使巨奸大猾,伺隙乘间。” |
qiè dà yā xiǎo怯大压小 | 害怕强大的打压弱小的。 | |
shān yí dà nàn芟夷大难 | 芟:删除杂草;芟夷:削平;难:灾难。削平大乱。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
dà huò lín tóu大祸临头 | 临:光临。即将发生大灾祸。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做官到了三品时,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祸临头。” |
zhèng dà bù ē正大不阿 | 正大:光明正大;阿:迎合。光明正大,不循私迎合权贵。 | |
dù cháng xié dà度长絜大 | 谓比量长短大小。 | 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páng rán dà wù庞然大物 | 庞然:高且大的样子。形容外表强大;事实上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第19卷:“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zhì xiǎo móu dà智小谋大 | 谓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 | 《晋书·庾亮传论》:“智小谋大,昧经邦之远图;才高识寡,阙安国之长算。”《周书·李弼传》:“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英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 |
bǎi nián dà yè百年大业 | 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同“百年大计”。 | |
gōng dào dà míng公道大明 | 公道:公正的原则或道理。公正的道理得到显扬,正义得到伸张。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郡中缙绅、耆老、邻里,公书公呈,一齐并进,公道大明。” |
dà hàn yún ní大旱云霓 | 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 《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
dà yǔ rú zhù大雨如注 | 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 |
sì dà jiē kōng四大皆空 | 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一心无挂,四大皆空。” |
zhù cǐ dà cuò铸此大错 | 错:错刀,古代币名。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 茅盾《一张不正确的照片》:“而笔者之所以铸此大错,实因他不懂得一九三二年文坛现象之历史性。” |
dà yú bù líng大愚不灵 | 愚:愚笨;灵:聪明灵巧。非常愚笨的人不晓事,很不机灵。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
dà hǎo hé shān大好河山 |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 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
gāo lóu dà shà高楼大厦 | 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 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亲戚同高楼大厦,朋友共肥马轻车。” |
dà zhí ruò qū,dà qiǎo ruò zhu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 直:正直;屈:理亏;巧:灵巧;拙:笨拙。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很灵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yīn xiǎo jiàn dà因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的方面。 | |
dà qǐng dà shòu大请大受 | 谓优厚的待遇。 | 《水浒传》第七回:“他现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怎敢恶了太尉?” |
zī shì tǐ dà兹事体大 | 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 东汉 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
dà chē yǐ zài大车以载 | 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 | 《易经·大有》:“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
dà qīn cháng zhěn大衾长枕 | 衾:被子。共倚长枕,同拥大被。形容夫妻恩爱。后比喻兄弟友爱。 | 《新唐书·让皇帝宪传》:“玄宗为太子,尝制大衾长枕,将与诸王共之。” |
duǒ yī dà jiáo朵颐大嚼 | 朵:动;颐:下巴。动嘴大吃。 | 盖如久处灾区之民,草根木皮,冻雀腐鼠,罔不甘之,朵颐大嚼。(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九章) |
dà qǐ dà luò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老舍《四世同堂》:“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大起大落,整出整落的。” |
gāo tíng dà xiè高亭大榭 |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指园林中休息和观览四周的高大建筑物。 | 宋·李恪非《书洛阳名园记后》:“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 |
dà nán dà nǚ大男大女 | 超过正常结婚年龄的未婚男女。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3回:“我须不嫖他大男大女,不肏他亲姐晚妹,干他甚事!” |
dà hū xiǎo hē大呼小喝 | 同“大呼小叫”。 |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答应道:‘老爷在这里,又不走了,大呼小喝做甚么?’” |
dà luó dà gǔ大锣大鼓 | 形容大肆宣扬。 | 邹韬奋《萍踪忆语》:“我们一方面看着有些人替罗斯福‘复兴计划’大锣大鼓地吹着,一方面再看看所谓‘御用工会’的潜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