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黄公酒垆黄公酒垆的意思
huánggōngjiǔ

黄公酒垆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今日视虽近,邈若山河。’”

例子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秦淮烟月经游处,华表归来白鹤知。’不胜黄公酒垆之叹。”


基础信息

拼音huáng gōng jiǔ lú

注音ㄏㄨㄤˊ ㄍㄨㄥ ㄐ一ㄡˇ ㄌㄨˊ

繁体黄公酒壚

感情黄公酒垆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朋友聚会的场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黄公酒垆的意思解释、黄公酒垆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一心为公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一抔黄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一枕黄梁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一枕黄粱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落得一场空。
    一秉大公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丁公凿井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七相五公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七青八黄指钱财。
    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专心向公一心为公,不怀私心。
    东门黄犬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丹黄甲乙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乞浆得酒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争长黄池长:年高,盟长;黄池:春秋地名,今河南省封丘西南。春秋时,吴王夫差会晋定公于黄池,吴、晋争为盟长。指比较高低,力争占据上风。
    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人约黄昏人在黄昏时约会。指情人约会。
    人老珠黄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今夕有酒今夕醉今天有酒则今天痛饮。形容人只顾眼前享乐,没有长远打算。
    今日有酒今日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