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好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wéi hǎo chéng qiàn为好成歉 | 比喻好心得不到好报,将恩作仇。 | 明 冯梦龙《醒世通言》:“傍人怎知就里,见你少男少女一路同行,嫌疑之际,被人谈论,可不为好成歉,反成一世英雄之玷?” |
hǎo gāo wù yuǎn好高鹜远 | 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 | |
hào xué shēn sī,xīn zhī qí yì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 深:深入。爱好学习并能深入思考,心里就懂得了其中的意义。 |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
zhòng hào zhòng wù众好众恶 | 众人喜爱或众人厌恶。 | 《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chū lì bù tǎo hǎo出力不讨好 | 指白费功夫,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带来坏的影响。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61回:“不但出力不讨好,而且有性命之忧。” |
yè gōng hào lóng叶公好龙 | 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
hǎo dài gāo mào好戴高帽 | 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 《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
hǎo shì duō mó好事多磨 | 磨:艰难、障碍。指好的事情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要经历许多波折。也指真挚的爱情经常经历曲折。 | 宋 晁端礼《安公子》:“是即是,从来好事多磨难。” |
qià dào hǎo chù恰到好处 | 恰:正好。办事、说话正好达到最适当的地步。 | 清 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
mǔ dān suī hǎo,quán píng lǜ yè fú chí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二回:“也不像两个人打,就如一对猛虎争餐,擂台上流做一团。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
ài rén hào shì爱人好士 | 爱护、重视人才。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
gōng zhū tóng hào公诸同好 | 公:公开;诸:“之于”的合音;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同爱好相同的人一起欣赏。 |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定仁义之度,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
lè shàn hào shī乐善好施 |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
jiāng shān hǎo gǎi,běn xìng nán yí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 鲁迅《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江山好改,本性难移’,也许后来还要开口。” |
yī shuāng liǎng hǎo一双两好 | 比喻夫妇美好相称。 |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三折:“只要得女貌郎才,不枉了一双两好。” |
hào wù tóng zhī好恶同之 | 好:喜爱,喜好;恶:憎恨,讨厌。对于事物有同一的爱憎。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
qí sè zhī hǎo琴瑟之好 | 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
hǎo mó hǎo yàng好模好样 | ①模样端正。②犹言规规矩矩。 |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第一件,要一个人才出众,好模好样的。” |
yán guī yú hǎo言归于好 | 言: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归于:回到。指重新和好。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
hǎo yán hǎo yǔ好言好语 | 好:美;善。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晓得乡下人是刁恶不过,好言好语不肯听的!” |
hào yǒng dòu hěn好勇斗狠 | 狠:暴戾,凶恶,残忍。爱逞威风,喜欢斗欧。形容人凶强好斗。 | 《孟子·离娄下》:“好勇斗很,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 |
chī lì bù tǎo hǎo吃力不讨好 | 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老实说,有了钱,与其这样化的吃力不讨好,我倒不如拿来孝敬点给叔公了。 |
hǎo chī hǎo hē好吃好喝 | 指很好的饮食招待或爱好吃喝的。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0回:“那骗子骗了一年多的好吃好喝,恐怕一旦失了,遂造起谣言来。” |
hǎo nán bù gēn nǚ dǒu好男不跟女斗 | 旧时认为有出息的男子不和女子一般见识。 | 老舍《柳屯的》:“赵五眨巴了半天眼睛:‘行啊;可是好男不跟女斗,是不是?’” |
píng gōng bǎi hǎo评功摆好 | 评定成绩,摆出优点。 |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他又一次在军党委会上甩帽,为陈老总评功摆好。” |
pāi shǒu jiào hǎo拍手叫好 | 拍着手叫好。形容仇恨得到消除。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老残沉吟了一会,说道:‘……不如老哥一不做二不休,将此两款替人瑞再挥一斧吧。’子谨拍手叫好。” |
kūn dì zhī hǎo昆弟之好 | 昆:哥哥。像兄弟一样要好。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传》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妇,结昆弟之好,三晋莫不悚惧,争献地以事秦。” |
hǎo ròu wān chuāng好肉剜疮 | 比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玑禅师》:“说迷说悟,犹是好肉剜疮;一切平常,尽落天魔外道。” |
zǒng jiǎo zhī hǎo总角之好 | 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 | 《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晋书 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
míng qiāng hǎo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 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 元·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
hǎo jǐng bù cháng好景不长 | 景:景况;光景;长:长久。好的境遇不长。 | 浩然《艳阳天》第六章:“可惜好景不长。” |
cóng wú suǒ hào从吾所好 | 从:听从,顺从;吾:我。遵从我的爱好行事。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hào jiǔ tān bēi好酒贪杯 | 指喜欢喝酒。 | 沙汀《酒后》:“保长王大廷只有一宗缺点:有点好酒贪杯。一喝醉了又会变得十足脓包,失掉了他那分坚韧的好性格。” |
yuè yuán huā hǎo月圆花好 |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 宋 晁补之《御街行》词:“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 |
nìng yǔ qiān rén hǎo,mò yǔ yī rén dí宁与千人好,莫与一人敌 | 宁愿与千人做朋友,不要与一个人为敌。 | |
hǎo yì è láo好佚恶劳 | 见“好逸恶劳”。 | 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要而论之,此三类者,均由学士大夫,好佚恶劳,惮著书之苦,复欲博著书之名,故单辞只义,轶事遗闻,咸笔之于书,以冀流传久远。” |
qiān dé huī hǎo愆德隳好 | 愆:过失;隳:毁坏。损害道义,破坏友好。指破坏了道义原则和友好关系。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而皇叔愆德隳好,已得西川,又占荆州,贪而忘义,恐为天下所耻笑。” |
hào qí zhě duò好骑者堕 | 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 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
hào wèn jué yí好问决疑 | 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 |
mǐn ér hǎo xué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hào móu shàn duàn好谋善断 | 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 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
ná shǒu hǎo xì拿手好戏 | 拿手:擅长。原指演员最擅长的剧目。后用来形容最擅长的本领。 | 茅盾《子夜》十七:“制造空气是老赵的拿手好戏!他故意放出什么托拉斯的空气来,好叫人们起恐慌。” |
huā hǎo yuè yuán花好月圆 | 花儿是美的;月亮是圆的。比喻美好团聚。多用做新婚贺词。 | 宋 晁端礼《行香子 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
hǎo xíng xiǎo huì好行小慧 | 爱耍小聪明。 | 《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何晏集解引郑玄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慧,一本作“惠”。 |
qín xué hǎo wèn勤学好问 |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
hào shàn lè shī好善乐施 | 好:喜欢;善:亲善;乐:乐意;施:施舍;把财产给别人。指喜欢作善事;乐意施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二》:“闻徽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
hǎo shuō dǎi shuō好说歹说 |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
yī wú suǒ hào一无所好 | 好:喜爱。指没有一种爱好。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1回:“这些茶树都是家父自幼种的。家父一生一无所好,就只喜茶。” |
èr xìng zhī hǎo二姓之好 | 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
dà wáng hǎo jiàn,xiǎo guǐ nán dāng大王好见,小鬼难当 | 指头目见面好说话,喽啰们难缠。指走狗借着主人势力敲诈勒索。 | 鲁迅《路》:“现在的人间也还是‘大王好见,小鬼难当’的处所。” |
qīng cái hào yì轻财好义 |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 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 |
hào shēng wù shā好生恶杀 | 好:喜爱;恶:讨厌,憎恨。爱惜生灵,不喜杀生 | 《旧唐书·姚崇传》:“陛下好生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 |
qīng cái hǎo shì轻财好士 | 见“轻财重士”。 | 《清史稿·苏元春传》:“元春躯干雄硕,不治生产,然轻财好士,能得人死力。” |
bù gàn hǎo shì不干好事 | 不做有益的事情。 | |
lè dào hǎo gǔ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dà shù dǐ xià hǎo chéng liàng大树底下好乘凉 | 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每日则是吃他家的,便好道这大树底下好乘凉。” |
bù zhī hǎo dǎi不知好歹 |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87回:“那婆子不知好歹,又奚落他,打发武松出门。” |
hǎo xīn zuò le lǘ gān fèi好心做了驴肝肺 | 俗语。指把好心当作坏意。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你看我好心做了驴肝肺,你倒讪起我来,凭说我去罢。” |
gān yán hǎo cí甘言好辞 | 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 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 |
mǔ dān suī hǎo,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俗话说的,‘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那些人还帮着吗?” |
xiào mà yóu tā xiào mà,hǎo guān wǒ zì wéi zhī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 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 《宋史·邓绾传》:“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
zuò hǎo zuò è做好做恶 | 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 | 《水浒传》第六二回:“两个公人,一路上做好做恶,管押了行。” |
hǎo è bù qiān好恶不愆 | 愆:差爽,失误。好坏、善恶分明,没有差错。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好恶不愆,民知所适。” |
jǐn xíng wú hǎo bù紧行无好步 | 走得太急步子就迈不稳。比喻过于仓促,事情就做不好。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禁曰:‘紧行无好步,当缓图之。’庞德不知于禁之意,只懊悔不已。” |
rén wú qiān rì hǎo,huā wú bǎi rì hóng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 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 |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计算,过后一场空。” |
tóu qí suǒ hào投其所好 | 投合对方的爱好;有巴结讨好的意味。投:投合;迎合;好:爱好;喜好;所好:喜好的事物。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富翁见说是丹术,一发投其所好。” |
ài sù hào gǔ爱素好古 |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 先秦 李耳《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mǔ dān suī hǎo,zhōng xū lǜ yè fú chí牡丹虽好,终须绿叶扶持 | 扶持:扶助。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个帮衬。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有了银钱,却又只怕没人,又道是‘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 |
hào móu wú duàn好谋无断 | 好:喜爱,喜好;谋:计谋,谋划。爱用计谋,但缺少决断。形容人空有心计而没有胆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
jūn zǐ hǎo qiú君子好逑 | 逑:通“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现指男子追求佳偶。 | 《诗经 周南 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hǎo xīn hǎo yì好心好意 | 指怀着善意。 | 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好心好意来告诉你,你可不能卖了我呀!” |
bù hǎo bù huài不好不坏 | 既不值得称赞,也不值得责备的:过得去的,中等的,不突出的。 | |
hào wù shū fāng好恶殊方 | 好恶:喜好和讨厌;殊方:不同的趋向。指人的旨趣不同,爱憎有异 | 东汉·班固《汉书·异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
zhì qīn hǎo yǒu至亲好友 | 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指关系最密切的亲人、朋友。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就中有引礼赞礼的人,叫做\'傧相\',都不是以下人做,都是至亲好友中间,有礼度熟闲,仪容出众,声音响亮的,众人就推举他做了。” |
hǎo è bù tóng好恶不同 | 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异。 |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公卿大夫,好恶不同。” |
guǎn bào zhī hǎo管鲍之好 |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 郭沫若《再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家公与蔡伯有管鲍之好。” |
hào wù guāi fāng好恶乖方 | 好恶:喜好和讨厌。指人的旨趣不同,爱憎有异 | 明·归有光《与曹按察》:“鄙人向年为吏吴兴,虽跼蹐百里,而志在生民,与俗人好恶乖方。” |
hǎo mèng nán chéng好梦难成 | 在睡眠时,要想做个好梦也是不轻而易举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难以变成现实。 | 宋·聂胜琼《鹧鸪天·寄李之问》:“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
hào zì wéi zhī好自为之 | 为:干,做。喜欢自己亲手去做。 | 田海燕《吴玉章同志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活动》:“至于四川的革命事情,还望四川同志好自为之。” |
nián yì shì hào年谊世好 | 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 |
bù hǎo yì sī不好意思 |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 |
yī chuáng liǎng hǎo一床两好 | 比喻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 宋·曾慥《高摘漫录》:“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 |
hǎo mǎ bù chī huí tóu cǎo好马不吃回头草 | 比喻有作为的人不走回头路。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好马不吃回头草,我既出了门,就是不再打算回去的。” |
jí è hào shàn嫉恶好善 | 嫉:憎恨;好:喜欢。憎恨坏人坏事,鼓励好人好事。 | 《旧唐书·王珪传》:“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 |
zuò hǎo zuò dǎi作好作歹 | 比喻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劝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赖大、贾琏作好作歹……那人赶忙磕了两个头,抱头鼠窜而去。” |
zhòng hào bì chá众好必察 | 众好:大家喜爱。大家都喜欢的不一定就好,必须加以考查,才可以确认。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hǎo lái hǎo qù好来好去 | 善始善终。 | |
sī mǎ chēng hǎo司马称好 | 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 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
chéng qiáng hào shèng逞强好胜 | 指显示自己能力强并想胜过别人。 | 杨朔《北线》十五:“自从那天诉苦以后,林四牙的思想一咬破口,狡猾变成机警,但总有点逞强好胜,不大服人。” |
chóng guī yú hǎo重归于好 | 归于:回到;好: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 | 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为什么有的人使朋友损失巨大却能重归于好,有的人只因为说了短短两句话却使朋友终生无法原谅?” |
hào gāo wù yuǎn好高骛远 |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
hào yú wù zhí好谀恶直 | 谀:奉承,谄媚;恶:厌恶。喜欢阿谀逢迎,厌恶直言劝谏。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8回:“日事淫乐,好谀恶直,政事不修,群臣解体。” |
gè yǒu suǒ hào各有所好 | 好:爱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指人的爱好出自人的本性,只应听其自然。 | 唐·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缅怀云岩路,欲往无由缘;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 |
qín jìn zhī hǎo秦晋之好 | 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 | 元 乔梦符《两世姻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
duó rén suǒ hào夺人所好 | 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恁须不夺人所好。” |
bǎi nián hǎo hé百年好合 | 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 《粉妆楼》第一回:“百年和合,千载团圆恭喜!” |
hǎo mèng bù cháng好梦不长 | 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能实现的,只能存在于梦幻之中。 | 元·无名氏《云窗梦》:“薄设设衾寒枕冷,愁易感好梦难成。千愁万恨断肠人,怎当那半夜三更莫秋景。” |
zhān zhān zì hǎo沾沾自好 | 犹言沾沾自喜。 | 明·袁宗道《读〈孟子〉》:“好善与强知虑多闻识正相违,强知多闻必沾沾自好。” |
tōng jiā zhī hǎo通家之好 | 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有西邻赵国器,是这扬州奴父亲,与老夫三十载通家之好。” |
jiāng shān hǎo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 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徐老仆义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